|
大選結果雖然塵埃落定,但由於伊國內各派別分歧嚴重,加之美國乾涉,伊拉克局勢離穩定還有很遠
|
| 伊拉克28個團體提出參加政治進程的條件 新華社照片,巴格達,2005年2月15日 伊拉克28個團體提出參加政治進程的條件 2月15日,伊拉克穆斯林長老會負責人德裡(右)與什葉派領導人薩德爾的代表達拉吉在巴格達交談。當天,伊拉克穆斯林長老會聯合包括什葉派和遜尼派在內的27個伊拉克團體召開新聞發布會並發表聯合聲明。聲明提出這些團體參加政治進程的若乾條件,其中明確要求美軍給出撤軍時間並要求區別對待抵抗武裝和恐怖分子。 |
|
| 2月15日,伊拉克阿拉伯民族運動首領哈米德在巴格達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讀聲明。 |
|
| 2月15日,伊拉克穆斯林長老會負責人德裡(左)與各團體代表在巴格達會談。 |
|
| 2月15日,伊拉克什葉派領導人薩德爾的代表達拉吉在巴格達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言。 |
|
| 2月15日,伊拉克穆斯林長老會新聞發言人穆薩納(左)在巴格達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言。 |
13日,伊拉克獨立選舉委員會宣布的大選計票結果,被稱為『什葉派名單』的『伊拉克團結聯盟』獲得了407萬張選票,得票率為48%,居所有參選黨派之首。其次是『庫爾德斯坦聯盟』和現任總理阿拉維領導的『伊拉克名單』。遜尼派阿拉伯政黨則得票寥寥。
結果一經公布,一系列統計數字也被打印成冊分發到各媒體。所有派別,不管是得利者還是失利者,都不再有回旋餘地。得意者將把數據載入史冊;失意者將不得不面對現實,從密密麻麻的數據中去尋找答案。
遜尼派:沒人替我們說話
伊拉克記者、遜尼派穆斯林阿布·穆罕默德說,他沒有參加選舉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他『不知道該選誰』。他說:『說實話,我覺得伊斯蘭黨和穆斯林長老會宣布抵制大選後,參選的黨派中已經沒有能夠替我說話的人了。』不過,受過高等教育的阿布·穆罕默德還是表示,他尊重伊拉克人民的選擇,希望獲勝黨派能夠履行諾言,真正吸收遜尼派阿拉伯人參與政治進程。
據統計,伊拉克此次投票率為59%,其實已經相當高,但分布很不均勻。在北部的庫爾德地區,投票率達到90%以上,在遜尼派阿拉伯人聚居的安巴爾省,投票率只有2%。阿布·穆罕默德說,『若不是大選舉行得過於倉促,參加投票的人還會更多。有40%的人呆在家裡,要麼不願去投票,要麼不敢去投票。』
然而,在新議會中沒有得到應有的席位並不意味著遜尼派將被排斥在政治進程之外。按照臨時憲法,任何三個省份的三分之二選民在全民公決中投反對票,憲法草案都無法通過。阿布·穆罕默德說,曾經抵制大選的遜尼派應該抓住眼前的機會,積極參與制憲,並爭取在下一次大選中取得好成績。
什葉派:遜尼派不應該反對新政府
什葉派民眾廣泛支持的『伊拉克團結聯盟』雖然獲得了近半數選票,但這個結果似乎不足以令他們滿意。無論在南部的宗教聖城還是在巴格達的什葉派聚居區,都看不到預想中的慶祝場面。65歲的什葉派選民邁赫迪說,他本以為『什葉派名單』能夠得到60%左右的選票,但結果卻令他失望。
邁赫迪說,新一屆政府是通過民主方式選舉產生的,『那些抵抗者現在應該沒有借口抵制新政府了』。他說,『遜尼派兄弟本可以參加大選的,他們不參加肯定是有自己的考慮,但他們不應該反對新政府。』邁赫迪還說,『正是因為他們沒有積極參加,纔導致庫爾德人取得了超過他們人口比例的勝利。』
曾經在薩達姆執政時任通信部基層官員、後來因不願加入復興黨而退休的邁赫迪說,他預計美軍今年年內應該從城市撤出,重建將步入正軌。他說:『重建早就應該開始了,經過了薩達姆執政的35年和後來的戰爭,我們的國家百廢待興。』
庫爾德人出任總統?
庫爾德人是這次大選中最大的獲益者,他們不僅在過渡國民議會中拿到至少70個席位,在石油重鎮基爾庫克所在的塔米恩(Tameen)省地方委員會選舉中也獲利甚豐。這個一直沒能在伊拉克國家政權中佔統治地位的族群這回看到了希望——庫爾德民主黨領袖塔拉巴尼有望出任總統。13日晚,數百庫爾德民眾在基爾庫克敲鑼打鼓,長鳴車笛,慶祝勝利。
與庫爾德人的歡欣鼓舞相反,土庫曼人則顯得垂頭喪氣。數百名土庫曼人也走上街頭,抗議『選舉過程有失公正』。一些人還一路來到首都巴格達,在政府所在地『綠區』前舉行示威。一名手舉藍色旗幟的示威者告訴本報記者:他和鄰居1月30日那天本來打算去投票,但是有些武裝人員封鎖了附近街道,阻止他們去投票。
同樣懊惱的還有一些基督教徒。60歲的阿布·希南說,謝裡夫領導的君主立憲派只得到了1.5萬張選票,不足獲取席位的31萬票,但是卻得到了至少一個席位。他所支持的基督教黨派得到了3.6萬票,比謝裡夫的派別多了一倍多,也只得到了一個席位,『真是不公平』。阿布·希南嘆了口氣說:『哎,誰讓我們的政黨沒錢呢。』
1月30日那天,阿布·希南本來打算步行到住宅附近的指定投票站去投票。但是那個投票站當天一早就遭到迫擊炮襲擊,一些設施遭到破壞,投票被迫中斷。阿布·希南說,當時他和家人的心情很復雜,既為不能投票感到遺憾,又為自己躲過一劫感到慶幸。
阿拉維很失落
阿拉維在選後第一次公開表態中顯得有些悲觀。他說,他已經『不想繼續再當總理了,但是還會繼續從事政治事業』。他預測,下一屆政府將會是一個重教的政府,而不是一個世俗的政府。他說:『雖然伊拉克團結聯盟中有一些人是開明的自由派,但是絕大多數是宗教人士。』
他承認,剛剛結束的伊拉克大選是一次民主的考驗,其結果是『令人滿意的』。『既然50%的伊拉克人希望成立宗教政府,這是他們的選擇,我們應該尊重這種民意。』但是阿拉維所追求的政治目的很明確,『伊拉克需要的是自由派的統治者,而不是政教合一的政權』。
不過,阿拉維表示,比爭權奪利更重要的任務是:伊拉克一切派別團結一心,共同完成政治進程,共同制定一部永久憲法。他說:『如果我們能夠成功地制憲,那將是此次選舉的一個鼓舞人心的成果』。
新總理呼之欲出
阿拉維的悲觀不無道理,因為下一屆政府總理已經幾乎鐵定是『伊拉克團結聯盟』的囊中之物。除非這個聯盟因內部分裂而沒能推舉出總理候選人,否則阿拉維恐怕無緣連任總理一職了。
什葉派名單15日開會後表示,最有希望獲得總理候選人提名的人選已經從原來的四人縮減為目前的兩人,即達瓦黨領袖易卜拉欣·賈法裡和國民大會黨主席艾哈邁德·沙拉比。而兩人之中,賈法裡的希望又更大一些。
不管是誰接管過渡政府,都會面臨嚴峻的考驗。首要任務當然是維護安定。一位與阿拉維關系密切的人士對《國際先驅導報》報記者說:『賈法裡和沙拉比都是非常抵制前復興黨的人物,他們要想取得遜尼派阿拉伯人的廣泛信任,有效遏制暴力活動,必須比阿拉維付出更多的努力纔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