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英國媒體20日報道,上個月,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科學家馬格麗塔•馬裏諾娃博士在《行星地質物理雜誌》上發表文章稱,她相信自己發現了一種比二氧化碳有效10000倍的“超級溫室氣體———全氟丙烷”(C3F8),通過向火星大氣層中不斷排放這種氣體,將會產生連鎖“溫室效應”,從而讓火星在數百年後變成一個氣候如春、堅冰融化的溫暖溼潤世界。火星就會變成太陽系內另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綠色星球。
科學家相信,火星永久凍結帶的土壤中存在大量的固態二氧化碳,一旦火星氣候變暖,這些二氧化碳將被釋放到大氣中,使火星大氣增厚,壓力增加,溫度上升。有了二氧化碳氣體,植物將可以在火星上生存,從而生產出人類賴以生存的氧氣。科學家還相信,火星變暖還將融化火星永久凍結帶的冰,產出生命賴以生存的水。
馬裏諾娃博士的“溫室化火星”方案一提出,就在科學界引發了巨大的爭議。一些激進的環保主義者更聲稱這一火星方案“極端瘋狂”。“地球的朋友”環保組織成員邁克•切爾茲對記者說:“美國人應該考慮如何阻止地球發生氣候鉅變,讓它更適合人類居住,而不是本末倒置、試圖改變另一顆行星上的氣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