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車流量一個六萬一個三千 兩條線路明顯“冷熱”不均
 |
| 津薊高速 |
 |
| 京沈高速 |
據交管部門統計,自京津塘高速公路上行部分路段斷交以來,兩條繞行線路出現鮮明對比:京津公路車流量翻番,日交通流量達6萬輛次;津薊、京沈高速公路車流量減少,不足3千輛次。交管部門提示,司機在選擇線路時,應該更加註重效率和安全。
據有關部門統計,京津兩地三條通道,七成車輛選擇京津塘高速公路來往京津兩地。
京津塘高速公路部分路段斷交後,90%的駕車者選擇了坑坑窪窪、坎坷難行的京津公路或104國道,而安全舒適、寬闊平坦的津薊、京沈高速公路這條通道卻少有人問津。然而,京津公路武清區界內37公里邊溝施工,公路沿線堆積淤泥,最窄處僅有4米。駕車者選擇這條通道雖然能省錢,但耗費了時間、忽視了安全。
交管部門提示,從外環線、金鐘路上津薊高速公路至京沈高速公路到北京共計147公里、需交費70元,道路寬闊,視線良好,時速可達100公里以上,90分鐘可抵京。而從外環線、104國道至武清區再到廊坊上京津塘高速公路至北京共計117公里、需交費15元,但這條線路路況差,104國道東馬圈收費站壓車排隊,到達北京需兩個小時以上,遇堵車耗時還要多,路途顛簸、車輛磨損和油耗加大,這條線路看似經濟其實並不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