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發現,人在心情愉快時,對噪聲的適應能力較強,心理反應較小,心緒不佳時則對噪聲的心理反應大。此外,建議在學習一段時間後,進行機體和精神調節。如兩手擺動大步走15分鐘以上,使全身發熱,就會感到神清氣爽,大腦疲勞程度就會大爲減輕。有條件的還可洗20分鐘的溫水浴。
一、沒考前是怕考;臨考了,又希望早考。
多數考生會產生或多或少的焦慮情緒,這很正常。此時,最重要的是建立“自勝心理”,防止“自敗心理”,相信自我。每個考生都應相信,只要發揮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就能獲得滿意效果。
二、一大早起來,呆坐在牀上不知今天該怎麼度過。吃什麼都沒有味道,脾氣也越來越暴躁了。
這是考生在遇到外界特殊壓力時的一種應急狀態,吃不下,睡不好。遇到這種情況,家長要和孩子多交流,交流的內容要多爲考試以外的東西,因爲家長的任何一句話就會無形中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多做考試以外的交流會讓孩子輕鬆下來,然後家長再指導孩子自己來制訂短期內的複習計劃,她自己做的計劃,會是自己期望值範圍內的,而且孩子對它也有一份責任感。
三、考前的兩次模擬考試成績都很好,超出了重點分數線很多,但越臨近高考越興奮,看不了書,有時高興得都坐不下來,自己心裏着急。
因爲兩次模擬考試的成績超出了考生對自己的期望,會高興,這是很正常的,但若是這種興奮持續時間長那就不正常了,考生現在是興奮與焦慮交織,整個人處於一種失重的狀態。這時,考生要淡化模擬考試的成績,在肯定自己成績的同時,也要認識到考試的偶然性,考試過後值得花長時間去做的,不是爲成績驕傲,而是考慮在考試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並利用好最後的複習時間彌補知識缺陷。
6:30起牀,洗漱,稍微活動一下。
6:50吃早餐。
7:30至8:30看書。
休息半個小時。
9:00—11:30複習。因爲就要高考了,所以今天最好複習相應的考試科目。
午間休息吃飯午睡40分鐘—1小時,根據自己的情況調整。
13:40至14:30看書。
休息半個小時。
15:00至17:00複習。以做題爲主。
休息,聽聽音樂,運動一下。
晚上19:30至22:00看書。休息。23:00準時入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