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一貫地有益於廣大羣衆,一貫地有益於青年,一貫地有益於革命,艱苦奮鬥幾十年如一日,這纔是最難最難的啊!”這段今人熟悉的話語是毛澤東同志1940年1月15日在中共中央爲吳玉章同志補辦六十壽辰慶祝會上有感而發的。毛澤東同時指出:“我們的吳玉章老同志就是這樣一個幾十年如一日的人。”
吳玉章,1878年12月30日出生,四川榮縣人。早年參加過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和辛亥革命,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任革命委員會委員兼祕書長。1928年到1937年,由黨派往蘇聯、法國和西歐工作,參加過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1938年回國後,歷任陝甘寧邊區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魯迅藝術學院院長、華北大學校長等職,早在上世紀40年代就同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謝覺哉一起,被譽爲我黨著名的“延安五老”。1945年12月隨周恩來一起去重慶,參加政治協商會議。建國後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爲新中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1966年12月12日因病去世。
吳玉章走上共產主義道路後,爲中國革命事業奮鬥終生的信念越發堅定。1938年底在一次與蔣介石的會面中,蔣介石對他說:你是老同盟會、國民黨的老前輩,還是回到國民黨來吧。面對勸誘吳玉章明確表示:“我加入共產黨是相信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真理,深知只有共產主義纔是社會發展的唯一正確道路,對於這一點,我是不動搖的,決不會二三其德,毫無氣節的!”
1960年5月他以八十多歲的高齡,寫下一首“自勵詩”:“春蠶到死絲方盡,人至期頤亦不休。一息尚存須努力,留作青年好範疇”。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88歲高齡的他還時常登上講臺給人大師生講黨史。吳玉章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革命,獻給了教育事業,獻給青年,真正做到了“一輩子做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