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74歲的宋伯明,是公安和平分局的離休幹部,平時愛好收藏錢幣。宋伯明從2003年開始,精心準備抗日題材的錢幣專集,爲的是讓國人不忘歷史。
自1980年開始,宋伯明省吃儉用,癡迷錢幣收藏。老宋認爲,若將錢幣束之高閣,其就成了廢物;若發掘它們潛在的歷史價值,其就有了新意。因此,在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到來之際,老宋精心準備了抗日題材的錢幣專題收藏。
僞滿洲國,鎳幣變陶幣
老宋的錢幣中還有罕見的陶幣。1929年,日本軍國主義者製造了皇姑屯事件,此後東北發行的銅幣上,用青天白日來替代原來的五色旗,說明少帥張學良統一抗日的決心。後日本侵略者扶持溥儀當滿洲國傀儡,1933年成爲滿洲帝國皇帝,發行了滿洲中央銀行(日本製造)貨幣。當時,僞滿洲國資源豐富,但由於日本不斷擴大侵略,戰爭耗盡資源,由最初1932年的鎳幣,到1944年變成了山石磨成粉做的陶幣,這在世界歷史上都鮮見,陶幣成了僞滿洲國那段畸形歷史的特產。同時,僞滿洲國還強行發行債券,畫面上有飛機、坦克。這是“九一八”前後東北歷史的最好見證。
七七事變,“孔子拜天壇”
1937年“七七事變”後,1938年3月國民政府成立中國聯合準備銀行,發行貨幣貶值非常厲害。當時民間有“孔子拜天壇,五百當一元”的說法,即當時孔子頭像的紙幣發行量龐大,在北京印不過來,需天津頤中菸草公司印刷廠增印,因戰爭很快貶值。1937年,日本侵略內蒙古還發行了蒙疆銀行紙幣。隨着日本在我國向南侵略,1940年3月扶持大漢奸汪精衛在南京成立僞國民政府,1941年發行中央儲備銀行錢幣等。
在8年抗戰的艱苦條件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團結各族人民建立了抗日根據地,老宋手中就有“延安寶塔山”圖案的1938年晉察冀邊區銀行發行的解放區錢幣。1945年8月7日,蘇聯紅軍進入東北對日本作戰,我國特意爲蘇聯紅軍制造的紙幣成爲那段戰爭的佐證。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
短短几小時,跟着宋伯明老人翻看着他悉心收藏的抗日戰爭時期的錢幣,似乎翻看着一頁頁厚重的歷史。老人說看到這些就會讓人警醒勿忘國恥,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幸福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