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還揹着債嗎?”
老張:“一年就要向銀行交利息就45萬元。”
記者找到了承德市光大農業投資公司,在這家公司裏記者看到,只有兩三位工作人員辦公,辦公室也是向承德市財政局免費借用的。這家公司希望未來長城項目能扭虧爲盈。
看來,求金山嶺長城轉手的這八年,灤平縣財政沒有拿到一分錢的分紅。第一個目的不但打了水漂,而且財政還無償投入了兩千萬。如果再加上公司自主資金投入的2000多萬元,初步估算,就有4000多萬投到了金山嶺長城。這麼大的投入,這第二個目的,保護長城的目的總該能達到了吧,事實又一次出乎人們的意料。
灤平縣出租金山嶺長城兩個目的:一個是賺錢,一個是更好的維護長城。8年過去了,現在錢是沒掙着,那長城又保護的怎麼樣呢?國家文物局執法督察小組的調查結果,又讓人大吃一驚。
國家文物執法督察小組瞭解到,這4000多萬元可能並沒有主要用於長城本體的保護上。
劉曙光:“我可不可以這樣理解,公司成立以來關於金山嶺長城本體的保護沒有投入什麼錢,也沒有做什麼具體的工作,當然對於金山嶺這個景區的環境整治、道路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金山嶺長城開發旅遊的環境。”
曾每天巡查長城兩遍的老張證實了督察組的想法。
老張:“我個人認爲長城保護在城上來沒有大的變化,因爲從資金各方面也沒有啥投入,投入不起。”
原來這些錢絕大多數都用於了長城旅遊開發。成大林對金山嶺幾次大的商業開發事件都做了記錄。花費很大的是纜車建設項目,而纜車對長城景觀造成了很大破壞。爲了讓更多人能方便地乘坐纜車,公司把一個四百多年的老箭樓拆毀建成入口通道。在乘坐纜車的途中,還可以看到另外一個耗資巨大的陵墓工程。當時爲了充分利用金山嶺這塊風水寶地,公司把這塊地租給了開發商,開發商把墓園辦公室都修好了。但這個項目很快被文物保護部門喊停,拆除墓園又花了一筆鉅款。
灤平縣縣長:“投資400萬元,拆除了航空墓地的弔唁廳和進香塔,把這些弔唁廳、進香塔、墓地的設施整個都給拆了。”
爲了創收,公司還修建了瘋狂巴士、卡丁車等遊樂項目。這些耗資很大的工程現在又等着投錢把它們拆掉。
王文元:“今年財政投入又有錢要進來,這些項目主要是解決拆除卡釘車。”
不過所有的工程中最花錢的要數這項讓長城亮起來的工程了,爲了讓這些燈亮起來就不得不鋪設電線。爲了鋪設電線,又必須打進這樣粗的釘子固定。成大林說因爲這些釘子眼都將使酸雨浸入古城磚。
成大林:“打眼兒就會滲水,長城磚很容易被損壞,長城磚已經保存了四百多年了,現在磚釘了眼兒以後,還能保存多少年呢?”
成大林介紹說,這些釘子可能使結實的城磚粉化,而這些釘子一共釘了2000米,多年後這最精華的2公里長城可能會因此而整體坍塌。(黑起黑落)
成大林:“不僅是沒有保護好長城,很多地方還遭到了破壞。”
記者瞭解到,這八年來公司對長城本體的保護就是修補了一些磚。郭總經理告訴成大林,這些年在長城保護維修費用大約在30萬元左右。
成大林:“不管是國有的公司還是私有的公司,它和文物保護走的不一條路,長城保護是社會公益事業,而他們是經濟行爲,這完全是兩個概念。”
國家文物局的專家也認爲,8年30萬元平均每年不到4萬塊錢的投入,要維護10公里長的長城根本不可能。我們還了解到,其實像金山嶺長城這樣的遭遇,並不少見。在長城沿線很多地方流傳着這樣一句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長城吃長城”,把長城當搖錢樹,導致一些地方採用企業化的方式來管理長城,甚至直接把長城交給個人經營、開發。殊不知,這種追求短期經濟效益的行爲,非但沒有保護長城,相反卻是在自毀長城。
在山東,章丘爲了搞活七星臺旅遊度假區,用水泥重修了長城,還給假長城安上了金屬門框和玻璃,開設了小賣部和客房;在寧夏,具有極高歷史價值的長城指揮機關古堡被個人承包,開發成了熱熱鬧鬧的影視城;在河北,遷安鎮也將一段2000米的長城承包給了個體戶,結果這段長城被改成了一段看不明白的怪建築;在山西,赫赫有名的長城第九關——娘子關,徹底整修成了接待設施完備的現代建築,正迎接着各路遊客。
我們得知,國家文物局執法小組在召開督察會議之後,對金山嶺長城的管理提出了三點整改意見,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立即恢復長城管理處,把長城的管理權重新收歸到政府和文物部門手中。我們記者看到,目前灤平縣長城管理處的牌子已經重新掛了起來。希望從此以後,長城能夠恢復它的平靜和尊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