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黨中央黨部外懸掛著當年臺灣抗日志士的肖像
今天是臺灣光復六十周年,就在臺灣當局刻意淡化處理的同時,在野的泛藍政黨比往年都更加隆重地推出了系列紀念活動,努力『喚醒』歷史回憶。
據臺媒報道,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外的風水牆,近來一直懸掛臺灣抗日志士蔣渭水和李友邦的肖像,今天又換成了同樣以行動抵抗日本殖民統治,並且壯烈犧牲的原住民頭目、『霧社事件』領導人莫那魯道,以及客家人羅福星。
國民黨黨史館還在中央黨部一樓大廳推出『臺灣光復六十周年紀念展』,展出臺灣抗日先賢的檔案、照片以及霧社事件歷史資料。黨主席馬英九今天傍晚也將赴南投縣霧社原住民抗日起義烈士紀念碑參加儀式,向抗日事件中犧牲的原住民英靈致意。
而新黨從上周末就開始排滿節目,在堪稱臺灣政治中心的凱達格蘭大道舉行了『光復紀念晚會』,聚集泛藍跨世代大將和幾千名群眾,並用激光裝置把『光復』二字打在『總統府』牆上。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和新黨主席郁慕明攜手出席並演講。
60年前的今天、1945年10月25日,國民政府舉行『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結束臺灣50年的日據歷史,回歸中國領土版圖。稱為『光復』,意即回歸中國懷抱。此後,『光復節』成為臺灣每年必慶的節日,並列為公定假日。
但自上世紀90年代中旬李登輝主政後,臺灣官方對『光復節』的紀念開始降溫。至陳水扁時代,民進黨當局更將『光復節』定位為『二戰終戰紀念日』,淡化『光復』意涵。『光復節』假日則隨著當局在2001年推行『周休二日』新制,連同許多其他假期,包括三八婦女節、孫中山誕辰紀念日等等,一並廢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