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上午,就加快房地產支柱產業發展推動五大戰略舉措實施,天津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局長吳延龍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近兩年來天津市通過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建設數字房管信息系統工程、建立並完善三條住房保障線等一整套措施,加快了羣衆住房條件的改善,培育和促進了天津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和諧發展。
吳延龍說,今年以來,在滿足消費的同時,本市進一步規範投資、抑制投機行爲,出臺了治理房地產市場秩序8項措施,杜絕了無證售房、囤積居奇、炒作房屋等違法違規行爲。同時加強對房地產市場調控,抑制中低檔住宅價格的過快上漲,開闢房屋上市綠色通道,加快中低價位的商品房和經濟適用房上市速度和上市量,確保了房地產市場平穩理性發展態勢。
吳延龍說,近兩年來,房管部門建立起覆蓋全市房地產動態資源數據、信息數據和圖形數據的數字化網絡管理技術,做到了對房產市場交易管理環節的無縫鏈接,網上跟蹤管理覆蓋全市全過程,保證了樓市發展的健康有序。
吳延龍透露說,住房保障體系的建立是市委、市政府在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爲改善住房供應結構,妥善做好拆遷中低收入羣衆住房安置而採取的重大舉措。從去年開始,本市已有5000餘戶中低收入拆遷家庭通過享受社會住房保障政策,解決了住房問題,受益面覆蓋市中心城區2003年以來所有拆遷項目。本市建立起來的廉租房、經濟租賃房、經濟適用房三條社會住房保障線,對於解決中低收入羣衆的住房安置、改善房地產市場供應結構、構建和諧天津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住宅建設房子大了環境好了
今年底人均住宅建築面積將達25.8平方米
本市近年來重點實施了華苑、麗苑等一批大型安居住宅區,加快了中低價位、小戶型的普通商品房建設,還相繼建設了梅江、時代奧城等一批高檔居住區,推動了天津房地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到今年年底,全市人均住宅建築面積將達到25.8平方米,羣衆居住條件明顯改善。
到今年年底,本市將累計整修舊樓區650個,完成整修面積1813萬平方米,使65萬戶居民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