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網消息(記者劉雁軍):記者11日從天津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獲悉,2005年以來,全市各級勞動保障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爲本,帶着對下崗失業人員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用積極的態度、發展的辦法解決就業問題,取得了明顯成效。
就業總量穩步增長
當年實現新增就業26.2萬人,同比增長21%,其中安置下崗失業人員1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7%。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人數由上年末的5.1萬人減少到3.77萬人,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由上年末的20.5萬人減少到14.3萬人。自2003年以來累計實現新增就業65.8萬人,超額完成市委、市政府《2003年至2005年再就業工作規劃綱要》確定的61萬人的工作目標。全市城鄉從業人員達到538萬人的歷史最高點,比“九五”期末增加51萬人。
“4050”人員基本實現託底安置
組織開展了兩項活動:一是發動行政事業單位開發後勤服務崗位,在原有對區縣和行業考覈的基礎上,新增對14個系統1300家行政事業單位提供公益性崗位的考覈,使8947名下崗失業人員,在806家行政事業單位重新走上了工作崗位。二是實施了對“零就業”和“單親母親”等困難家庭的就業援助活動,使全市3716戶困難家庭的4519人得到就業崗位援助。爲了穩定公益性崗位,全市組建了322家再就業公益性公司公司,4.7萬名“4050”人員由分散就業變爲組織起來就業,累計發放工資性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2.2億元。
再就業政策效應全面顯現
穩定靈活就業,爲847戶困難企業的8.9萬名下崗職工補貼三項保險1.7億元;促進市場就業,全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提供免費職業介紹48萬人次,洽談成功率達到21%,免費培訓10萬人,培訓就業率60%;鼓勵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有5200人蔘加創業培訓,爲2680人辦理貸款6200萬元,3300餘人開辦了自己的企業,有1.85萬人提前停領失業保險金,走上了自謀職業的道路;鼓勵企業吸納就業,減免稅1.1億元,減免費1811萬元,使8.1萬人受益。全市再就業資金共支出7.95億元。
企業新增富餘職工得到妥善安置
勞動部門緊緊圍繞企業改組改制,着力抓好兩個方面,控制失業、擴大就業。一方面,延伸放大再就業政策支持企業東移,通過給予轉業轉崗培訓、興辦爲主業配套的服務型企業和再就業基地等扶持政策,安置富餘職工2萬人。另一方面,全面實施困難企業整體分流安置職工政策,對“4050”人員給予社保補貼到退休;對自謀職業和轉移勞動關係的人員,給予企業經濟補償金補貼,147戶企業的1.55名在職職工和3.4萬名退休人員,通過託管和分流兩條渠道,全部得到妥善安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