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近年來高等教育規模快速擴張,高校經費來源及使用的市場行爲逐漸增多的背景下,校園內的經濟腐敗和職務犯罪案件呈上升勢頭。
學校財權部門成“重災區”
不久前,湖北省有關部門在關於高校領導幹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件查處情況通報中稱:目前高校經濟腐敗案發案急劇上升,主要發生在權力集中、資金流量大的領域,基建、採購、招生等財權部門是“重災區”。
自2003年1月至2005年10月,武漢市檢察機關查辦武漢地區高校領導幹部職務犯罪案件41件46人。這46人中,涉及基建招投標及後勤維修工程領域的18人,佔39%;教材、教學設備等採購部門15人,佔33%;招生環節7人,佔15%;財務管理環節6人,佔13%。
備受關注的“湖北大學基建招投標案”中,湖北大學原副校長李金和在任校長助理、副校長期間,多次收受開發商、建築承包商賄賂計人民幣86.2萬元;原校長助理吳永祥,校規劃建設處原處長張勝利、副處長萬立泉、副處級幹部吳方君,原財務處長彭茂國等人也在基建工程招投標活動中受賄,總額達200萬元。
同樣是分管後勤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原副院長劉其泰,先後收受業務往來單位及個人賄賂22萬多元。緊接着,湖北經濟學院基建處處長朱家振、中南民族大學基建處處長鄭立建等人也相繼涉嫌經濟犯罪“栽了跟頭”。
而在另一個高校密集的省份陝西,近年來“落馬”的7名廳級高校領導幹部中,有6名是因分管基建受賄而“翻船”。
採購是高校經濟腐敗的又一個“溫牀”。2004年四川高校發生了“教材腐敗系列案”:全省13所高校中36人被立案偵查,3名處級幹部貪污受賄100萬元以上,涉嫌犯罪總額高達1200餘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