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4日,本報報道了《武清掘出漢魏墓葬》後,昨天,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考古人員在武清區又有重大發現,南蔡鎮張辛莊西側達村發現大批“棺墓”,還從勘探出的泥土中挖掘出殘碎的“人骨”和“墓釘”。同時,在武清區高村鄉蘭城村西側又發現7個“墓葬”羣,以及“灰坑”“道路”“溝”等遺蹟。
挖出“人骨和墓釘”
上午11時左右,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考古人員從一米多深的土層裏翻出碎“人骨”,通過土層包含物證實,地下深藏“棺墓”。隨後其他勘測人員也從地下挖出殘缺的“墓釘”,考古專家判定這是古代“棺墓”腐蝕後的痕跡。記者通過在現場圍觀的村民瞭解到,在元代,這裏曾是蒙古人的駐軍地。隨後,在距離達村10公里處又發現3個零散分佈的“棺墓”。
漢代曾有人類居住
下午2時,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考古人員接到消息,在蘭城遺址處發現“墓葬”羣等遺蹟。文物考古專家來到“墓葬”羣遺蹟處,發現挖掘出的土層層次分明,證明這是一條古代道路,經過擠壓後深藏於地下,目前初步判定這條古路距離地面只有幾米。在7個“墓葬”羣附近,工作人員還發現“灰坑”“道路”“溝”和一口橢圓形的水井,證明這裏曾是漢代人類的居住羣。
採訪中,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梅隊長告訴記者:“現在武清區被列爲重點考古挖掘處,這次發現的漢魏墓葬極具考古價值,目前正在上報國家文物局。雖然從勘測到挖掘還需要一段時間,不過可以確定這裏將陸續有大批文物出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