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餘秋雨

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
近日,央視播出的青年歌手大獎賽中出現“評委餘秋雨唸錯字”的事件,引起各方面的關注,身爲著名文化學者餘秋雨也遭到一些觀衆的質疑。事後,有媒體報道,餘秋雨從歷史與學理的角度做了解釋,並不承認自己讀錯了音。
爲此,記者採訪了餘秋雨的助理以及語言專家,前者表示餘秋雨會在歌手大賽結束後在博客上對此做一些說明;後者則認爲餘秋雨不應在大衆場合讀古音。
而本報與新浪聯合發起的相關調查顯示,多數網友對餘秋雨的言行還是表示了寬容,並支持他繼續當“主考官”。
事件回放 餘秋雨讀錯字引發爭議
本屆“青年歌手大獎賽”進行到第二場團體決賽時,評委餘秋雨在點評時說到成語“仁者樂山”,將“樂”字讀成“le”音。很快,場外一河南觀衆便來信挑錯。這名觀衆指出,“樂”字此處應讀“yao”,而不是“le”。該觀衆認爲,餘秋雨作爲著名學者,擔當電視歌手大賽的評委不應出現這樣常識性的差錯。之後,又有觀衆指出餘秋雨在念“杯水車薪”的“車”(che)時,將該字誤讀成了“ju”。
此事經媒體報道後,很快成爲網絡議論熱點。網民也分爲支持和反對兩派,很多話題甚至直指餘秋雨的人品。但也有網民表示,人無完人,餘秋雨之所以引起這麼多的議論,完全是因爲樹大招風。
餘方態度 此事是無聊記者製造的
餘秋雨的祕書金克林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對“評委餘秋雨唸錯字遭炮轟”這一事件表現得非常不悅。他先是認爲餘秋雨沒必要爲這件事情表達什麼:“爲什麼要表達呢,都是有些無聊記者製造出來的。本來就沒有什麼事情,餘先生一解釋反倒像有什麼了。”他還說,這兩個字其實在觀衆當中並沒有引起媒體所說的什麼狂發短信糾錯之事,對此他已經和節目組覈實。“只是有些記者在興風作浪罷了。”不過,金克林最後還是透露說,等歌手大賽結束後,餘秋雨可能會在其博客上寫一些關於此事的說法。
語言專家 原則上按普通話來讀
餘秋雨雖然沒有直接回應這些批評,但他在後來的點評中,講述了五四新文化運動中胡適、魯迅、錢玄同、劉半農等語言改革家的觀點,主張用當代語的口語、容易聽懂的發音方法來激活傳統語言硬塊,並列舉了“車水馬龍”中的“車”、“說客”中的“說”、“暴露”中的“暴”等多種讀法共存的合理性。他還說,五四以來,我們的語音確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是好事情。
記者昨天就這兩個字的發音請教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趙大明。他表示:“這涉及到如何讀文言文的問題。在古漢語教學中,原則上就是按照普通話來讀。‘仁者樂山’的‘樂’念‘le’,‘杯水車薪’的‘車’就應該讀‘che’。在《現代漢語詞典》裏也是這麼寫的。”他進一步解釋說,“有的人喜歡念古音,但所念的古音也只是擬測,古代人究竟是怎麼唸的誰也不知道。”他認爲,餘秋雨不該把“杯水車che 薪”的“車”讀成“ju”,也不該在公衆場合讀古音。
文化學者 反映當下社會焦慮症
北大教授、文化學者張頤武認爲,這件事情表現出當下社會乃至網絡的焦慮症。“很多人似乎都願意別人尤其是名人出錯,供大衆娛樂,然後自己獲得快感。網絡時代,很多網民是非常情緒化的,容易激動、憤怒,反應感性、快速,他會針對一個問題在網上發泄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情緒,因爲他知道這種發泄傷害不到他自己。”他認爲,這種情況,只有等我們的文化環境、社會環境以及媒體環境逐步健康了,才能得到緩解。 信報記者 趙明宇 張守剛/文 孫京龍/攝
調查 多數網民寬容餘秋雨“讀錯字”
本報與新浪論壇聯合發起相關調查,截至昨天下午,在不到兩天的時間內,有4000多人蔘加了調查。調查顯示,雖然在餘秋雨到底有沒有讀錯字的問題上,網友分歧非常大,但多數網友對餘秋雨的言論表示寬容,支持餘秋雨繼續當“主考官”佔到被調查人數的6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