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昨天從天津市環保局獲悉,爲把津城農村建設成生態型新農村,從今年開始,本市實施“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着力解決農村髒、亂、差問題,切實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到2010年年底,本市將建成30個現代化中心鎮以及一批新村,使城市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城市化水平達到80%以上。
首先,本市將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新建和改造農村公路,全部達到四級以上等級;加快農村供水、供氣、供熱、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等設施建設;推動農業和農村信息化發展;繼續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到2010年實現自來水管網入農戶,農村居民飲用水全面達到國家規定的生活飲用水標準。其次,合理規劃村鎮佈局、合理規劃農村居住點,改變農村居民點過度分散造成的用地粗放、農村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相對薄弱的局面,逐步完善中心鎮、中心村、基層村這3級村鎮體系格局。第三,本市要保護農村飲用水源,對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採取嚴格保護措施,禁止在飲用水源地附近建設有污染的生產設施,禁止向這一地區排放各種污
染物。要合理佈置取水點,在村莊較集中地區建設集中供水工程,防止污染物污染水源,針對含氟超標、含鹽超標地區飲用水採取有效的淨化處理,達到飲用水標準。第四,改善農村能源結構,實施“生態家園富民計劃”,全面推廣沼氣、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促進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發展節水農業,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到2010年,全市新建秸稈氣化站100處,農村戶用沼氣2萬戶,推廣太陽能熱水器20萬臺,使全市60%的村莊普及清潔能源。
此外,本市還將開展村莊環境綜合整治,按照佈局合理、設計科學、風格獨特的要求,加強農村居住地景觀環境建設,加快農村改水、改廁,實現畜禽圈養與住區分離,整治村莊河道、溝渠。以秸稈轉化、農村沼氣、有機肥利用、生態種養殖等集成爲手段,構建以自然村爲單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實現家居環境清潔化、資源利用高效化和農業生產無害化,建設生態型村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