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孩子不情願,但送孩子到大學報到的家長卻是越來越多。 當事人自述
面對孩子的指責,李文的父親說:“這孩子一開始就不想讓我們跟着,嫌麻煩。可是讓她自己一個人哪放心啊。而且孩子來報到,我們也想來見證一下這一時刻,畢竟從她開始上學那天,十幾年就盼着這一天呢。”
李文也明白父母的苦心,可是她也有自己的考慮:“都上大學了,我也想鍛鍊一下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就在本地上學,有什麼不放心的呢,雖說我自理能力差,但鋪牀擦桌子這點事我還是能做的吧。而且這麼一大家子人都擠在這裏,也沒幫上什麼忙啊。報到、交學費、領生活用品還不都是我自己做的嗎?”
連日來,南開大學、天津科技大學等高校陸續迎來了前來報到的各地新生。校園裏隨處可見忙着幫孩子交費註冊、佈置宿舍的家長們,而孩子們對此卻似乎並不領情,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更希望自己邁出走向成人的第一步,他們呼籲:“爸爸媽媽,我們能行,請不要再送了。”
家長包辦不領情
家住天津的李文(化名)的親友團顯得特別龐大,爸爸、媽媽、姑姑、姑父、表妹,幾乎是全家總動員。從一進學校,幾位家長就忙開了,有人去交費註冊,有人排隊領飯卡,有人專門看行李,還有人去買飲料搞好後勤。“主角”李文倒成了看客,只能和表妹站在一旁“觀戰”。到了宿舍,李文就更插不上手了,鋪牀、掃地、擦桌子,一屋子的家長弄得其他同學連站的地方都沒有,只好拿着凳子在走廊裏暫避。李文的父親一邊擦桌子一邊說:“我這丫頭,在傢什麼也不幹,讓她自己收拾不放心。”李文尷尬地說:“我是想幹,你們可讓啊!”
“你們的被褥是在哪領的?”李文突然看到其他同學都有學校發的日常用品。“就在報到處的旁邊。”“你看,我說報到以後還肯定有其他手續吧,你們不聽,還嫌亂糟糟的,催我趕緊走。”李文皺着眉頭埋怨着家裏人,“帶着你們還不夠添亂的呢!”說完一個人跑去領東西了。 獨自報到很輕鬆
南開大學環境科學學院2006級新生王慶霞來自甘肅會寧。在倒了三次車,顛簸了20多個小時之後,她才輾轉來到了天津。
其實,慶霞自己也有些擔心,畢竟這是她第一次自己出遠門,她心裏也是忐忑不安。不過,到了天津,她發現其實一切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困難。下了火車,有專門的校車把他們送到學校。到了學校,就有引導員一邊爲她引路,一邊告訴她辦理相關手續的地點和流程。慶霞在學校的綠色通道辦理完入學手續後,又先後辦理了飯卡、住宿手續、檔案轉交等一系列手續,前後只用了一個多小時。
18歲能否獨自出門遠行,家長學生高校各執一詞
不到半天,王慶霞就麻利地佈置好了宿舍。“真的挺好的,我來之前沒想到辦手續會這麼方便,而且宿舍條件也比我高中時好多了。畢竟是自己第一次出遠門,說心裏不緊張是騙人的。”此時,慶霞所有的擔心都已經煙消雲散了,“剛開始覺得自己有點淒涼,有點擔心,可現在挺自豪的,有幾個學生做到啊,我也是很厲害的。”
學生:被人照顧很丟人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不只是像王慶霞這樣的貧困學生,現在城市裏的很多學生也都是堅持自己去報到的。他們之中大多是覺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天津大學的小林說:“我已經是成年人了,還讓一羣家長圍着多丟人,再說學校裏辦手續什麼的都很方便,家長也幫不上什麼忙,而且我還看到有的學生連爺爺奶奶也一起帶來,那到底是誰照顧誰啊?”
家長:孩子把自己估計過高
對於讓孩子自己去學校報到,大多數家長表示出擔心。小林的母親告訴記者,作爲家長,也希望孩子能早些獨立,但平時孩子只忙着學習,生活上的事情一竅不通,更不要說辦理報到手續了。萬一哪裏出了差錯或有意外情況,肯定不知道怎麼處理。家長在身邊,哪怕只是提提醒、幫幫忙,也會比較放心,至於自立、自理,還有大學四年的時間可以慢慢培養。而很多外地家長之所以陪着孩子報到,主要原因是行李比較多以及擔心路上的安全問題。一位福建籍的家長就表示,這麼長的路程,如果孩子在途中遇到意外,後果不堪設想。“雖然自己辛苦些,可爲了孩子,什麼都值得!”這也表達了大多數父母的心聲。
學校:儘早讓學生學會獨立
面對龐大的送行家長大軍,各高校都表示了理解,但校方也同時希望家長們不要興師動衆。南開大學學工部部長楊克欣表示:爲方便新生順利入學,各大學都投入了充足的人力物力,爲新生提供各種必要的服務,比如:設專門的通道辦理各種手續,有大學生志願者爲新生提供諮詢服務,學校招辦以及各學院的領導老師也會在現場答疑解惑,不同校區的學生有專車接送等等。在這些措施的保證下,大學生,特別是本市學生,完全可以自己到校報到。
因此,家長們大可不必舉家出動,這樣一方面減少了時間和金錢的浪費,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高校方面的接待壓力。而大學生也可以從中學習如何獨立生活,如何與人交往,邁出成長的重要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