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爭議女詩人開博回應惡搞調笑『我的詩歌被惡搞正常』
面對自己的詩歌在網站論壇『遭遇』網友惡搞調笑,掀起仿寫狂潮之後,被網友們戲稱『詩壇芙蓉姐姐』、國家級女詩人趙麗華15日開出自己的博客,於前天拋出《我要說的話》文章,首次從惡搞、我的詩歌、個人的好詩標准等四方面加以回應:『如果把這件事件中對我個人尊嚴和聲譽的損害忽略不計的話,對中國現代詩歌從小圈子寫作走向大眾視野可能算是一個契機。』
1 平俗事物裡蘊涵著詩性
在博客文章《我要說的話》中,趙麗華說網上被惡搞的詩歌是2002年剛剛觸網時期的即興之作,當時是想卸掉詩歌眾多承載、擔負、所指、教益,讓她變成完全憑直感的、有彈性的、隨意的、輕盈的東西,想變個方式玩玩,或者說是『嘗試』,而且她寧可走偏或走到岔路,也不會重復陳腐和八股的舊路。所以,當時只在網上隨意貼了下就收起來,知道它們不成熟就沒有發表出來,但是沒有想到某網站專門挑出這幾首出來做文章,有些詩還刻意丟掉幾行,顯得更不完整,因此遭網友批評在情理之中。
不過,趙麗華表示,她會依然堅持以前的觀點,認為那些人性的、客觀的、本真的、有奇妙的好味道的、有漢語言的原初之美、有伸展自如的表現能力、給你無限想象的空間和翅膀的詩歌就是好詩。現在,很多詩歌在語感、語速、節奏、內在張力、容空間拓展、文字鮮活和想象力等方面比以前的現代詩歌有所發展。『好的詩歌不是概念化的,它不是粗暴地批評和呵斥我們,它只是嘗試著去發現,去提示我們,或者叫醒我們,如果我們在約定俗成的現實面前已經感覺乏味和遲鈍的話,它幫我們找到平俗事物裡所蘊涵的詩性。』
趙麗華說,國內好詩人很多,寫過好詩,他們是正在當下詩歌現場的詩人。『當然我也會拿我自己滿意的詩歌出來,以供批評。但如果大家仍說,這樣的詩歌我們不買賬,那就不買賬好了,反正詩歌從來都是少數人的事業。人人皆詩倒不正常了。
2 好詩不是『圈裡互吹捧』
其實,網友爭論焦點是趙麗華的『廢話詩』到底是不是詩,是不是評論者所吹捧的那樣好?網友『無敵白菜皮皮皮』表示一些人對趙麗華的詩說三道四是出於嫉妒。『要看到新詩不同於古詩的獨特魅力與風格,不要用舊的眼光和思維看新問題,趙麗華的詩有著激情、愫懷,能根據環境改變,由心的深處自然而然的萌發出詩意,這種詩意是不能模仿的。』
而網友『飛來的』則表示,是否是詩不能自己說了算,雖然白話可以入詩,但條件就是要有絕大多數人能產生共鳴的藝術感染力在其中。而且,從另一方面來說,詩不是人人能寫,『如果「人性的、客觀的、本真的、有奇妙的好味道的、有漢語言的原初之美、有伸展自如的表現能力、給你無限想象的空間和翅膀的詩歌我認為就是好詩」僅此就能認為是好詩的話,那鄉間一個老農說的話加幾個回車,也就是詩了。』
對此,網易網友58.82.40.*深表贊同。他說,詩歌好壞不是由幾個所謂專家學者評出來的,要明白詩歌與科學的差異性,詩歌的思想的一種表現方式是主觀創作的東西,不是客觀科學的,應交給大眾評審,古時候作詩的人很多,流傳下來的有多少?一些圈子裡的人想脫離大眾去評論詩歌,只能說這叫做『圈子裡互相吹捧』。
3 口語寫作讓詩更貼生活
既然詩是好詩,那麼試問:網友們不懂欣賞的詩歌,全世界的人不懂欣賞的詩,她的詩意義何在?網友『霍飛』表示,趙麗華的詩的創作手法其實有根可循,最高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時興的『口語寫作』,並且在中國詩歌史中曾經產生過類似的嘗試用『口語』進行詩歌創作的理論和觀點。例如:清末倡導『詩界革命』的黃遵憲就提出『我手寫我口』,把大量方言俗語入詩,並汲取客家民歌中的精華;五四時期,胡適的『新詩革命』也是以使用白話寫詩作為突破口。但是,詩歌口語化不能等同於赤裸裸的日常用語,是被提煉後進入文學創作的語言。令人悲哀的是,現在很多創作者沒有意識到,包括一些著名詩人或評論家,都認為詩的門檻因為『口語寫作』的出現而降低,結果給許多人增添盲目的自信,於是大量裝腔作勢、拐彎抹角的『偽詩歌』出現,口語寫作導致泛詩歌論,從而把詩與非詩的界限變得模糊。
對此,『霍飛』說,『口語寫作』讓當代詩歌更貼近日常生活和個體生命,大量本真、鮮活、充溢生氣的口語進入詩歌,為詩歌發展提供新鮮的血液,豐富當代詩歌的語言。不過,對於無遮蔽和裝飾的口語的使用並非意味著詩歌寫作難度降低,『口語寫作』反而對創作者在詩意營造、內在技藝、語感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詩歌理論、詩歌流派、詩歌的寫作方式永遠都是抽象的,只有詩歌本身是一個具體的個性的事物,無論是口語寫作還是其他,最終我們都要到詩歌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