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從昨日召開的天津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推動會上獲悉,從2001年全市小學率先進入課改, 2003年全市初中啓動課程改革實驗,到今年9月份本市高中課程改革實驗也全面啓動。以課程改革爲核心的素質教育已基本在本市基礎教育階段中小學全面展開。爲避免、克服實施課程改革實驗中出現“高原現象”,今後本市將從轉變校長、教師的新課程觀念、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杜絕表面化的校本教研、改革相應的評價制度等方面,促進課程改革實驗的進一步深入,使全市一百多萬中小學生真正受益。
課程嚴格落實不準開過開濫
從今年9月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義務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這是我國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素質教育的重要地位。爲保障課程改革實驗的順利實施,今後本市各區縣人民政府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將密切配合,建立一個從小學到高中規劃決策、經費保障、統籌工作、督促落實的有效體制。市教委要求,各中小學要加強本校的課程管理、教學管理,落實國家規定的課程計劃。校長要把規範、嚴格執行課程計劃,開齊、開足又不開過、開濫課程,作爲自己的教學管理準則和行政底線。
評價淡化選拔重視發展
目前,本市教育行政部門、教研部門、科研部門會同學校,正在對評價改革進行研究,不久將制定出一整套適應本市基礎教育發展水平,體現新課改理念,促進學校、教師、學生髮展的評價體系。新的評價體系更注重過程,將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結合起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突出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新的評價體系將淡化評價的甄別與選拔,更重視學生的需求和發展。
招生明年加快小升初改革
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本市小學招生制度的改革,使越來越多的學生享受到公平的受教育機會。明年,本市還將採取更大的力度,加快小升初的改革步伐。市教委還正組織有關部門、專家研製2008年的初中畢業生學業水平考試及高中招生方案、 2009年高考招生改革方案及與此關聯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作爲推進課改的配套措施。
教學注重引導避免生硬拼湊
市教委要求,教師在教學上不能僅僅滿足於對知識的傳授,在上課時更要着眼於對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與方法的引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現實的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注意避免出現兩種傾向:一是隻是強調對知識目標的落實,而忽視或生硬地拼湊其他目標;二是一味強調情感、態度目標,而又忽視了傳授知識。
培訓激發老師教課活力今後本市將深化、細化對中小學教師的培訓,把學科領域的新知識、活知識傳送給教師,改變傳統課程的“難、繁、偏、舊”。本市將改變中小學教師“我知道的比我能說出來的多”的現狀,激發出教師的活力,讓教師儘量將保存在個人“經驗庫”中的緘默知識傳授給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