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國內 > 國內要聞 正文
關鍵詞:
 
最新新聞排行
· 節能降碳 渤化乙烯氣化器項目正式投用
· 今日油價不做調整 下一次調價窗口將在6月13日24時開啟
· 渤中19-2油田開發項目主體建造完成
· 官員:我還有兩個月退休 不該過多問這些事
· 一場跨越山海的『雙向奔赴』 青海赴津舉辦宣傳推介活動
· 天津新聞 (2024-05-29)
· 都市報道60分 (2024-05-29)
· 『法國青年精英中國行』活動在津舉辦
· 『紅領巾愛祖國』和平區舉辦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大會
· 國家煙草專賣局原副局長何澤華一審被判處死緩
 

中國農業部部長杜青林:糧食 我們絲毫不能放鬆

http://www.enorth.com.cn  2006-09-20 18:50
 

 

  圖爲上海街頭“糧”廣告。據中國氣象局有關負責人稱,雖然2006年中國四川、重慶和江南東部等產糧區遭受嚴重旱災,但就中國整體形勢看,糧食產量不會大幅下滑,而可能與2005年持平甚至略有增加。

  稻花香裏說豐年。在2004、2005年糧食連續兩年增產的基礎上,今年夏糧生產又上新臺階。當下秋收作物相繼進入收穫期,秋糧預計收成怎樣?中國的糧食形勢如何?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農業部部長杜青林。

  今年自然災害明顯偏重   

  但糧食有望首次實現連續三年增產

  記者:全年糧食生產的大頭在秋糧,但今年下半年以來乾旱、洪澇、颱風等自然災害頻發,請問對全年糧食影響如何?

  杜青林:今年入夏以來,乾旱、颱風、洪澇、霜凍等自然災害和重大病蟲害明顯加重。就農業災害而言,創下了五個“歷史之最”。一是第4號強熱帶風暴“碧利斯”伸入湖南等內陸後維持8級風力以上時間爲歷史最長;二是第8號超強颱風“桑美”的風力是建國以來所有登陸颱風中最強的;三是重慶四川部分地區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災;四是內蒙古最近又出現有氣象記錄以來時間最早、範圍最廣的霜凍;五是長江中下游及江南稻區稻飛蝨的發生範圍和危害程度爲歷史罕見。

  據農情調度,截至8月底,全國因各種自然災害損失糧食810多億斤,分別比前年和去年全年損失總量多200億斤和120億斤。從目前情況看,今年自然災害明顯偏重。

  記者:2004年、2005年連續兩年增產1000多億斤,據瞭解,如果秋糧形勢看好,將有可能實現連續三年大豐收。這主要歸功於哪些因素?

  杜青林:今年夏糧又增產148億斤,早稻基本持平。如果今後半個多月的時間不發生大的自然災害,秋糧有望獲得較好收成,全年糧食將首次實現兩年增產1000多億斤後,連續第三年增產。糧食生產之所以呈現穩定發展的局面,主要得益於以下幾個方面: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糧食生產,連續下發了三個中央1號文件,支持糧食發展的政策力度不斷加大。三年多來,中央支持糧食穩定發展的政策框架基本建立。各地和農業部門狠抓政策落實,科技興糧戰略深入實施,促使糧食單產連創歷史最好水平。

  糧食生產易下難上   

  近兩年糧食增產仍屬恢復性發展

  記者:糧食生產“十一五”規劃的目標是達到1萬億斤生產能力。這個難度有多大?目前,糧食連年豐收,在一些部門和一部分人中,放鬆糧食生產的思想有所擡頭,比如縮減糧食生產指標等。

  杜青林:應當看到,儘管這幾年糧食豐收,但總體上仍是產不足需。從1999年開始,中國的糧食生產連續滑坡,到2003年跌至8614億斤的谷底,相比1998年的10246億斤下降幅度達15.9%。這兩年糧食生產仍屬恢復性發展。

  “十一五”要實現1萬億斤的目標,難度仍然很大,一是耕地面積逐年減少的趨勢不可逆轉,二是淡水資源匱乏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是科技難有新的重大突破。與此同時,糧價走低帶來的負面影響加重;自然災害的影響趨於頻繁。而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的現狀在短期內難以根本改變,市場對糧食生產的影響很大,尤其是必須應對國際市場的挑戰。

  對糧食生產易下難上的客觀規律要有深刻的認識。因此,我們對糧食始終要有憂患意識,始終要堅持立足糧食基本自給的方針,始終把國家糧食安全放在“三農”工作的首位。

  加強糧食科技創新

  中國糧食畝產可望每年增長1%

  記者:我們有哪些“殺手鐗”進一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杜青林:當前,要依靠科技進步、改善耕地質量、提高單產水平,充分挖掘現有資源的增產潛力。

  一方面下功夫增強糧食生產能力,提高現有糧食的單位面積產量。目前,中國同一類型地區糧食單產水平懸殊,高的畝產500—1000公斤,低的只有200—300公斤。同時,與世界農業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糧食單產水平仍有差距。通過改造中低產田、興修水利、擴大灌溉面積、推廣先進適用技術等措施,可逐步使畝產提高50—100公斤。

  另一方面堅持科技興糧。目前,農業科技在中國農業增產中的貢獻率約爲48%,農業發達國家在60%以上。我們要力爭到2020年使科技進步對農業的貢獻率提高到63%。這是中國糧食生產再上新臺階的巨大動力。

  據專家測算,只要加強糧食科技創新,大力推廣先進適用技術,今後5—15年,中國糧食畝產每年增長1%是可行的。

  同時,認真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切實保護基本農田,做到數量不減少,質量不下降,用途不改變。在此基礎上,努力提高複種指數,使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5.5億畝以上。

  發展生物能源

  只要科學規劃就不會對糧食安全構成威脅

  記者:許多地方、許多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關鍵是經濟效益問題。但隨着糧食功能的不斷拓展,糧食轉化途徑增多,這種狀況是否會發生一個大的改變?

  杜青林:各地特別是糧食主產區,大力扶持龍頭企業,穩步推進訂單生產,努力實現糧食過腹轉化和加工增值。2005年全國糧食訂單面積發展到3.1億畝,佔糧食播種面積近20%。大力發展糧食產業化經營正成爲建設現代農業和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比如吉林省實施“糧變肉”工程,去年使全省農民人均增收100多元;預計今年以糧食爲主的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可達1300億元,將成爲省內的第一大支柱產業。

  記者:繼畜牧業、食品加工業之後,新興的生物質能源也需要大量的糧食。糧食生產和貿易是否會出現一個嶄新的局面?

  杜青林:生物質能源發展不僅給中國農業帶來新的挑戰,也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前幾年生物質能源開發主要是轉化陳化糧,未來要積極開發利用農作物秸稈,還要在荒灘、鹽鹼地等種植高產能源作物,如菊芋、甜高粱、紅薯、木薯等,既充分利用荒地等資源,又可提供大量的工業原料,有利於改善生態環境、增加農民收入。

  只要科學規劃和引導,發展生物能源不會對糧食安全構成威脅。但我們應該預見到,它將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糧食生產和貿易發生新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一是糧食結構調整的外延進一步拓展,適合製造燃料乙醇的玉米、高粱等糧食作物會有大的發展;二是糧食產品附加值將有大的提升;三是國際糧食貿易與格局將發生大的變化,中國糧食進出口宏觀調控的難度也將隨之加大。

  如何應對生物能源的發展,第一,要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前提下,積極穩妥地推進;第二,要加快選育、推廣適合加工生物能源的作物品種;第三,力求做到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利用宜農後備耕地資源發展能源作物;第四,鼓勵、支持秸稈綜合利用新技術、新設備的研發。

  記者:這樣一來,土地承載的功能也多了。農業功能的拓展將給廣大農戶帶來什麼?

  杜青林:農業功能的拓展帶動了農民職業上的分工和分業。“分工”可以形成包括農產品的初級產品生產、加工和流通等各個環節的專業化生產經營格局,有利於使小而全的無特徵普通農戶轉變成爲多種類型的專門人才。“分業”則是加快發展二、三產業,促進更多的農民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進行職業的徹底分化,使農民轉變成市民。

稿源:中新網 編輯:朱豪然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精彩熱圖
嵌入-變動
 北方網精彩內容推薦
·熱點評論 ·體育頻道
2010年“成品家裝”(圖)
【專題】大型史詩電視劇《解放》
公安鋼管園區治安分局積極開展夏季嚴打整治
港遊客遭劫殺 中方要求菲律賓解釋發動強攻原因
金鏡頭獎評委會:《挾屍要價》照片不存在造假
泰達隊公開訓練 備戰中超首輪比賽
天津泰達隊公開訓練體能爲主 戰術打造祕密進行
亞預賽國足絕處逢生1比3伊拉克 靠泰國幫忙出線
阿里漢:富力隊投入很大 比賽結果檢驗備戰情況
瓦倫西亞:力爭首勝很重要 渴望比上賽季進球多
·財經頻道 ·娛樂頻道
張道達:老法師看盤 多空分歧再度加大
鐵路運輸進入“淡季” 部分旅客列車票開始打折
津城去年職工月均工資4260元 社會保險標準調整
“誰是大嘴”第九期:牛刀宣揚樓市倒塌誤導網民
吳奇隆亮相南京某銀行 密會高端客戶買理財
范冰冰低調巴黎壓軸秀 皮衣金甲玩摩登(圖)
楊冪安胎待產 劉愷威甜蜜稱其“孩子他媽”(圖)
電影《機械戰警》“華麗”歸來 機器倫理引深思
《江南四大才子》將播 李力持:拒絕天雷滾滾
《返城年代》等劇樂視熱播 傳奇展現滄桑年代
關閉窗口
 
無標題文檔
天津民生資訊
天氣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訊 二手市場
空氣質量 天津股票 廣播節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領 股市大擂臺 天視節目 每日房價
熱點專題
北京奧運聖火傳遞和諧之旅 迎奧運 講文明 樹新風
解放思想 乾事創業 科學發展 同在一方熱土 共建美好家園
200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 《今日股市觀察》視頻
北方網網絡相聲頻道在線收聽 2008高考招生簡章 復習衝刺
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問題解答
帶你了解08春夏服飾流行趨勢 完美塑身 舞動肚皮舞(視頻)
C-NCAP碰撞試驗—雪佛蘭景程 特殊時期善待自己 孕期檢查
熱點新聞排行 財經 體育 娛樂 汽車 IT 時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