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日,溫家寶總理在四川遂寧市桂花鎮瞭解晚秋生產情況。

王麗君的父母和破舊的家。
核心提示:今年入夏以來,四川、重慶發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災,給災區人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困難。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7週年的日子,這天下午,溫家寶總理來到旱情最嚴重的四川省遂寧市,看望這裏的秋後生產情況,慰問這裏的災民。王麗君,一個生活在寧市船山區桂花鎮南埡村貧困農家的10歲小女孩,在溫總理即將離開南埡村的時候,她拉住溫家寶的手說:“溫爺爺,我爺爺和爸爸都生病了,我穿的衣服是救濟的,我們家裏生活很困難。”溫家寶停下腳步,看到孩子穿着不合體的衣服,打着赤腳,兩眼充滿憂鬱。
他緊緊拉着孩子的手,親切地問起她家裏的情況,然後對當地幹部說:“瞭解一下孩子家裏的情況,儘量幫助解決困難。”10月10日,《鄭州晚報》獨家責任記者走進了這個山村的貧困家庭,對他們災後生活情況進行實地走訪。
溫家寶總理的國慶節
今年的秋天,在旱情最嚴重的四川遂寧桂花鎮南埡村的農民看來,似乎來得要晚一些。
10月10日下午,在溫家寶總理來此視察並召開村民座談會的那個小院子裏,女主人鄧佑芳在和幾個同村的婦女閒聊。鄧佑芳是南埡村9組的村民,今年的收成不好,家裏有兩個正在上學的孩子,爲了多些收入,鄧佑芳的丈夫去了上海打工。
“我沒有想到,溫總理會到我們家裏來。溫總理跟我在電視裏看到的一模一樣。”溫家寶總理離開這個小院子10天了,但鄧佑芳回憶起來依舊是抑制不住的興奮,她家的院子裏也經常會有同村的人來做客,一起回味那個激動人心的時刻。
鄧佑芳的房頂已經露天了,在這個村子裏,有着同樣家境的村民根本就數不完。
一會兒的工夫,鄧佑芳的家裏就坐滿了人,還是溫家寶總理曾經坐過的那條長板凳,鄧佑芳慌忙招呼大家坐下,聽着村民的感受。
“我一點也不緊張,激動還來不及呢!”鄧佑芳說。
“溫總理還去我們家喝水了呢!”村民陳遠江說,“溫總理說我們家的水喝着還可以。”當地的政府爲村民打了水井,解決了他們的吃水問題。
“沒有想到,總理爲什麼不放假,我還以爲他們也放假呢!”在鄧佑芳度過的所有國慶節裏,今年的國慶節她最爲難忘、最有意義。“沒有想到,我家的破房子一下子上了中央電視臺,還是和總理一起上的。”
“溫爺爺,我來講兩句行不行”
在鄧佑芳家通往公路的泥土小道上,有幾株翠竹長得正旺。
“就是總理回去走到那個地方的時候,有一個小女孩告訴了總理自家的困難。”鄧佑芳回憶說,大家都沒有想到,這個小女孩會有這麼大的膽子,一點也不怕人。
“溫爺爺,我來講兩句行不行。”
“好啊。你穿的這麼厚,熱不熱呀?”溫家寶總理撫摸着女孩的頭,親切地問她。
“我不熱,我們家3口人,我和媽媽都有病,媽媽還是個瞎子,爸爸幫人打零工,我還要讀書,我的衣服都是救濟的,您到我家看看,好嗎?”
“你們家住在哪裏?離這兒遠嗎?”
“在那邊,有3里路。”
儘管日子過去好幾天了,但是鄧佑芳回憶起來依舊很清晰。“這個小妹子(當地對女孩的稱呼)出來的很突然,大家都沒有想到。”鄧佑芳告訴記者,小女孩是鄰村朝陽村的,就在距離鄧佑芳家不遠的南埡村小學讀書。溫總理聽到這個反映後,就問當地政府的幹部路途是否方便?由於不清楚路程和時間關係,溫總理就讓身邊的工作人員和當地的幹部去了解情況。
這個小姑娘叫王麗君,今年10歲,聽說溫爺爺要來這裏視察,王麗君從家裏偷偷地跑出來,想看一看老師經常說的溫總理。
當地政府送來資助
當天下午,王麗君的家裏就來了幾位客人,他們是總理派來了解王麗君家裏情況的政府工作人員。
“我不知道小妹子見到了溫總理,還以爲我們家出了什麼事情。”王麗君的父親王政春說,當天下午,村民們聽說溫家寶總理來視察工作,大家都沒有幹農活,就在閒聊的時候,有幾個陌生人走進了他們的家。
這是一個十分貧困的家庭,臨走的時候,這幾位工作人員每人拿出200元錢,共拿出了1000元錢交給了王政春,鼓勵王政春渡過眼前的難關,他們會把看到的情況彙報給溫總理。
“我非常感謝溫總理,沒有想到小女孩的一句話,總理還惦記着。”王政春說。
更令王政春意外的是,就在溫總理走後的第二天下午,當地政府的領導又專門來到王麗君的家,轉達了溫總理的關心,並帶來了1袋大米、兩袋麪粉,還有專門爲王麗君買的4套衣服。
這是王麗君近幾年來第一次穿上新衣服。“那天,小妹甭提多高興了。”王政春談及當時情景,一絲歉疚寫在他古銅色的臉上。
一個災區家庭的貧困樣本
從王麗君就讀的南埡小學出發,向北翻過一個小山坡,就是她家所在的朝陽村。兩村之間的路兩年前修成了水泥路,兩側樹木翠綠,溝裏清水長流,3月份開始的大旱,在最近一個月的雨季過後,已經幾乎看不出痕跡,農民們在忙着補種蔬菜,不時能見“春災秋補”的條幅。
王麗君的父親王政春也在忙碌的人羣中。61歲的他頭髮全白了,破舊的短袖上歪歪扭扭縫了一個白色方口袋,腳上的布鞋已經磨爛。10月10日下午見到他時,正爲弟弟王政輝家新栽的白菜地裏擔糞水,臉上滿是汗水。
見到陌生人造訪,王政春停下手裏的活,招呼記者去家裏,熱情裏帶點拘謹。王政春兄弟7人,他排行老四。他和老三、老七家擠住在一座30年前蓋的連頂隔戶瓦房裏,沒有院子,支撐牆體的木頭被雨水洗刷成了白色。走進王政春的家,因爲年久失修,房頂很多地方露天了,屋裏最醒目的擺設是放在角落裏一臺破舊的電視機。鍋裏的碗筷還沒清洗,已經落上了稻草,王政春的弟弟解釋說,王政春的媳婦也已60多歲,而且眼睛看不見了,家務活基本上幹不了。
“哥哥有風溼病,嫂子也幹不了什麼活,王麗君一直貧血,本來就沒什麼收入,看病還要不斷地花錢,成了這村裏最窮的一戶。”王政輝這麼介紹王政春家的經濟情況。
在溫總理造訪這個小山村之前,王政春唯一的打工機會,就是附近鄉親蓋房時,他去幹活掙些錢,“沒手藝,只能幹力氣活,一天掙個十塊、二十塊”。
根據學校的規定,像王麗君這樣的鄰村學生,必須住校,家境貧寒的王麗君也不例外。
“學校的伙食費一天需要3塊錢,我一週纔給她5塊錢,所以她基本上不吃菜。”王政春說。
捐助的錢帶來新希望
王麗君實際上只有8歲,黑皮膚、短頭髮、大眼睛,極像希望工程宣傳畫上著名的“大眼睛”形象。由於學習緊張,10日下午,記者只在下課間隙匆匆見到了王麗君。
在記者面前,王麗君十分靦腆,不肯多說話。王麗君的成績在班裏居中等,但勤奮好學。
朝陽村距離遂寧市區約27公里,這裏人多地少,150多口人,只有不到160畝地。據村民介紹,即使正常年景,地裏的收成也只夠口糧,其他收入都要靠打工掙得。
“那個就是我的家。”10日的下午,朝陽村的一個王姓年輕人自豪地告訴記者,順着他手指的方向,是一棟白色的小樓。這位村民在上海打工,回來看看,馬上就要走了。“像他(王政春)這樣,真沒有什麼辦法,今年口糧都不夠。”
在朝陽村裏,所有住樓的村民都是外出打工的,今年大旱,有的老年人也出去了。
對於理想,王政春似乎在溫家寶總理來之前,都是迷茫的,能吃飽飯,已經使他心安了,但是今年的大旱,打亂了他的平靜。現在,距離明年春天還有很長的時間,但是他家的口糧只剩下了兩筐,一筐不到120斤。即使算上地裏的紅苕(紅薯),也熬不到今年的春節。
“我準備用領導資助的錢買點口糧,然後再買幾頭豬娃,掙點零用錢,到過年的時候,讓小妹好好吃一頓。”王政春說。
在王政春的田地裏,已經種下幾個月的紅苕纔剛剛遮滿地面,缺水,讓這些莊稼的豐收變得越來越渺茫。
“我一定會過去這道難關,好好資助小妹上學。”10月11日,我們告別王政春的時候,他細數家庭安排,籌劃着來年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