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筆者和朋友下館子,光顧的是一家檔次較高的餐飲場所。爲了等人,坐下了十餘分鐘後,只見服務員不停地催促點菜,卻未見遞上一杯迎客茶。當筆者提出要喝點水時,服務員殷勤地遞上一張菜單:龍井60元一壺、杭白菊30元一壺……這樣的待客之道也許我們已司空見慣,卻讓筆者南方來的友人詫異:爲何不提供免費茶水?
近日有媒體報道免費茶水多是質量低劣的茶葉所泡。這些消息似乎成了諸多餐飲場所不提供免費茶水的理由:只有收費茶水最安全,越貴越好。實際上,免費茶水的真正意義並非是茶水,按照友人的說法,遞茶送水體現出一種禮節,是中國幾千年來尊敬客人的傳統,正因如此,纔有了“茶、上茶、上好茶”的諷刺故事。如今,我們如果用“放大鏡”來看看本市的一些消費場所,服務的缺位並不鮮見:餐廳裏不冷不熱的待客態度,在超市裏結賬時聽不見“你好”,離開咖啡廳也沒有“歡迎下次光臨”的熱情,電信營業廳工作人員“哪個資費便宜?那邊貼着呢,自己看去”的態度……這些都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做好服務真的這麼難?
反過來再說說那免費茶水。到韓式餐廳吃飯,只要一坐下,服務員都會先奉上一杯大麥茶,也許正因如此,纔有了大長今的風靡和韓式燒烤的盛行,而這些並非我們做不到,而是目前還沒有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