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月十五日,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在北京國臺辦新聞發佈廳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國臺辦新聞發言人李維一就落實兩岸農業合作論壇的成果以及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等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定於11月15日上午10時,在國臺辦新聞發佈廳(廣安門南街6-1號廣安大廈中門三層)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
[中國臺灣網]:新聞發佈會馬上開始,敬請關注![09:48]
[李維一]:各位上午好!發佈會現在開始,請大家提問。[10:01]
[臺灣聯合報記者]:“國務機要費”案關於吳淑珍的事情,大陸如何看待這件事情?如何評估下一階段的兩岸關係?第二個問題,兩岸民間組織已經就大陸民衆赴臺旅遊進行了初步溝通,但臺灣政局動盪,臺灣和大陸協商的進程如何?還有哪些議題需要坐下來進一步協商?[10:04]
[李維一]:第一個問題,我們注意到了臺灣媒體的有關報道,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已多次表明過態度,這個問題由臺灣人民自己來解決,我們將繼續與廣大臺灣同胞一道,努力推進和深化兩岸各項交流與合作,促進兩岸關係朝着和平穩定的方向發展。同時,我們高度警惕,堅決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活動,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維護我們中國國家主權領土的完整,維護我們國家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維護臺海地區以及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10:05]
[李維一]:第二個問題,我首先要澄清一下,所謂大陸同胞赴臺旅遊協商停止的報道。在不久前,11月9號,大陸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有關負責人已發佈了新聞稿予以澄清,這個報道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也是不負責任的。大陸與臺灣有關旅遊行業組織關於促進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有關的商談,我們是一貫的、積極的予以推動的。據瞭解,這方面的工作仍在繼續有序地進行。 [10:06]
[臺灣年代電視臺記者]:“國務機要費”案中,陳水扁提到龔金源,說他受到中共的嚴格監控,甚至也受到控制,請問發言人的意見是什麼?[10:07]
[李維一]:臺灣媒體已經對此做了報道,龔金源先生在大陸是自由的。[10:07]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爲了落實兩岸農業合作論壇的成果,大陸方面將採取哪些具體的措施來推動兩岸農業的交流與合作?謝謝。 [10:08]
[李維一]:今年10月,兩岸農業合作論壇結束以後,大陸的有關部門和地方正在採取積極的措施,落實論壇工作的共同建議,以及大陸方面宣佈的擴大和深化兩岸農業合作的20項有關政策措施。例如,近期工商總局發出了通知,要求各地工商部門加強執法,認真查處假冒臺灣產地水果的銷售行爲,重點要查出虛假標註產地、虛假廣告宣傳、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方面的違法行爲,規範水果市場的交易秩序,依法保護臺灣農民和有關臺灣企業的權益。同時,引導消費者提高對臺灣產地水果和臺灣品種水果的鑑別能力,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護臺灣農產品知識產權,提高整個保護的效能。 [10:09]
[李維一]:下一步我們還將採取有關具體的措施,來推動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不斷的發展,具體的措施包括:繼續以解決臺灣農產品銷售的問題爲切入點,切實幫助臺灣農民解決實際困難;繼續加強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和臺灣農民創業園的建設,同時開拓新渠道、創造新形式,推動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爭取建立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的長期機制,搭建兩岸農業交流的平臺;繼續邀請臺灣農業界組團來訪,加強與臺灣農業界的聯繫,推動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的長遠發展,鼓勵臺資農業企業參與“三農”工作體系,歡迎臺灣農業界的朋友們與我們進行合作。 [10:11]
[臺灣中天電視臺記者]:您剛纔提到龔金源先生在大陸是自由的,您的意思是說國臺辦這邊沒有和他聯絡過,還是說對龔金源先生在大陸被管制的部分?[10:12]
[李維一]:沒有聯絡過,龔金源先生在大陸是自由的,這個說法是有根據的。[10:12]
[廈門衛視記者]:日前提出將金門設立爲“一國兩制”試驗區的構想,爲臺灣將來的發展提出新的思考,請問您對此怎麼看? [10:13]
[李維一]:我們歡迎臺灣的有關黨派、團體和有關人士與我們就發展兩岸關係與和平統一交換意見。 [10:13]
[記者]:近日有媒體報道,大陸游客在臺灣旅行時遇到某些欺詐行爲,請問您對此有何評論? [10:13]
[李維一]:我們首先要說明的是,現在存在的繞經第三地赴臺灣旅遊是違反大陸有關主管部門的規定的,這種不規範的行爲導致了一些問題,就像你剛纔提到的,服務品質低劣、強制購物、價格欺詐等等,這是我們所不願意看到的。大陸的有關旅遊主管部門和大陸民間行業組織也很重視這樣的問題,將會和臺灣旅遊界同行一起致力於打造一個良好品質的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秩序,兩岸民間行業組織將會就大陸居民赴臺旅遊進行進一步的溝通。 [10:14]
[臺灣TVBS電視臺記者]:臺灣兩位在湖南的臺商被逮捕,請您說明詳細的情形?是否有這樣的消息?[10:15]
[李維一]:這個事情是屬實的,大陸海協已將有關情況通知了當事人的親屬。 [10:15]
[香港無線電視臺記者]:國民黨主席、臺北市長馬英九最近涉及了一些支出費的問題被調查,請問您的看法怎樣?我們知道在這個月底會成立全國臺商總會,國臺辦主任陳雲林先生也會擔任首屆榮譽會長,想問一下這個情況怎麼樣?謝謝。[10:16]
[李維一]:關於第一個問題,我們看到了有關報道。 [10:18]
[李維一]:關於成立臺商總會的問題,從1990年開始,大陸成立了相應的有關臺資企業協會,到目前已經成立了99家臺資企業協會,有會員企業2萬餘家,佔到了大陸臺資企業的三分之一。多年來,各地的臺資企業協會在服務檯商、溝通臺資企業與當地政府之間的聯繫、促進地方經濟建設、開展社會公益活動和推動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促進兩岸直接“三通”和兩岸關係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隨着到大陸投資的臺商的不斷增多和各地臺協相繼的成立,近年來確實有不少的臺商多次向我們提出過成立大陸臺商聯誼組織的計劃和構想。我們會在充分聽取臺商意見的基礎上進行認真的考慮與評估,作爲各地臺協的業務主管部門,國臺辦將採取各種積極的措施,加強對臺商的服務,切實維護臺商的正當權益。 [10:19]
[東南衛視記者]:有消息說經過幾年的暫停整頓,國家有關方面已經決定今年要重開停止了七年之久的對臺漁工勞務合同,請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10:19]
[李維一]:這已經不是新聞了,這項工作已經開始了。[10:20]
[記者]:據報道設立臺、港、澳、華僑學生獎學金明年首次實行,請介紹具體情況,在大陸的臺灣學生如何申請獎學金? [10:20]
[李維一]:關於臺生獎學金的部分,在2005年12月大陸教育主管部門就頒佈和實施了《臺灣學生獎學金管理暫行辦法》,目前,2005年到2006年度臺灣學生獎學金的評選工作已經結束,共有1705名臺灣學生分別獲得了一、二、三等獎,其中有博士生405名、碩士生407名、本科生893名。[10:21]
[李維一]:《臺灣學生獎學金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共設立臺灣學生獎學金名額2000個,其中分爲本、專科學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類,每類分設一至三等獎,具體的名額和標準是這樣的,本、專科學生一至三等獎分爲200名、300名、500名,獎學金每名學生每學年分別爲4000元、3000元和2000元;碩士研究生一至三等獎的名額分別是50名、150名、300名,獎學金分別是6000元、4000元、3000元;博士研究生一至三等獎的名額分別是50名、150名和300名,獎學金分別是8000元、6000元和4000元,都是指人民幣。[10:22]
[李維一]:臺灣學生獎學金按照學年申請和評審,每年的9月開始受理申請,當年10月31日評審完畢,臺灣學生可以根據申請條件,按照學年向所在學校或科研院所提出申請,每學年一次,符合條件的學生可以連續申請。[10:22]
[人民日報記者]:我看有媒體報道說,爲了落實今年4月兩岸經貿論壇期間大陸方面提出的有關措施,大陸有關方面已經開放臺灣同胞報名參加大陸的報關員考試,請發言人介紹一下報名的情況和考試的進展情況?謝謝。[10:23]
[李維一]:今年的4月15號的兩岸經貿論壇期間,陳雲林主任受權宣佈大陸方面開放臺灣同胞報道大陸的報關員考試,成績合格者在報名地的海關可以申請報關員資格證書。在此之後,海關總署公佈了臺灣居民報考的具體辦法,截止到今年7月19號,也就是報名的確認日,共有551名臺灣居民報名,主要集中在上海、南京、廣州和深圳四個報名點,其中有421人自行或委託他人辦理了現場報名的確認手續,領取了准考證書。報關員的資格考試已經在11月5號結束,有關考卷的評閱工作目前正在進行當中。 [10:24]
[中央電視臺記者]:我想問一個大家不是很關注的問題,也就是兩岸城市藝術界的活動分別在北京和臺北舉行,據說也獲得了良好的反映,請問在目前兩岸局勢尤其臺灣如此動盪的情況下,以文化爲載體的城市交流有些什麼看法? [10:25]
[李維一]:我在回答聯合報記者的時候已經說了,我們將繼續深入地促進兩岸的各項交流與合作。你提到的兩岸城市間的文化交流活動,我們認爲是非常有意義的,特別是在兩岸城市間舉行文化交流活動,爲兩岸同胞的交流與往來增加了一個新的渠道,也增加了一個新的溝通的橋樑。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兩岸同胞的同根同源的文化。我們要繼續地促進兩岸各項交流活動,特別是文化交流活動,對於這種新的形式的城市間的文化交流活動,我們也是予以肯定和繼續推動的。[10:27]
[法制晚報記者]:日前臺灣澎湖縣政府制定了“小三通”通航條例,昨天台灣當局宣佈這一條例無效,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10:27]
[李維一]:對於早日實現兩岸的直接“三通”、直接通航,我們一貫持積極促進的態度,對於澎湖和大陸之間的直接通航,我們一直持積極推進的態度,特別是大陸的福建省有關方面爲此已經做了相應的準備。今年6月,在澎湖舉辦過一次兩岸產品的展銷會,大陸的產品就是從福建泉州的石井港直接運到了澎湖的馬公港,這說明澎湖與大陸的直接通航在技術上是完全可以實行的。澎湖縣的人民有這樣的要求,這是體現了兩岸同胞共同的意願,我們希望臺灣方面不要設置障礙,應當採取措施,促進澎湖縣人民的願望、符合兩岸人民的願望的要求早日實現。 [10:28]
[海峽時報記者]:第一個問題,剛纔您提到臺商總會,請問這個總會什麼時候成立?第二個問題,最近臺灣媒體有報道說兩岸就開放觀光有一些分歧,臺灣方面開放包機,大陸方面開放居民赴臺旅遊,請發言人提交這個報告? [10:29]
[李維一]:第一個問題,前面已經講了,我們對臺商們的反映和所提出建議,會積極地予以評估。第二個問題,在推動兩岸直航和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的問題,我們一向是持積極、主動、開放的態度,只要能夠方便兩岸人員往來,只要能夠促進兩岸經貿的發展,只要符合兩岸同胞的利益,對於任何的設想和構想,我們都願意積極的考慮,並務實地推動。我們贊同兩岸有關民間行業組織儘快就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和包機的週末化進行同步協商、同步安排、同步實施。[10:29]
[紐約時報記者]:關於對臺灣局勢關注,尤其是臺灣人民對涉及陳水扁的腐敗案的參與和反應,您對臺灣的民主制度有什麼評價嗎?您覺得這種制度對臺灣的發展具有積極還是消極的作用?您覺得島內腐敗案的調查,對臺灣的形象有什麼影響?謝謝。[10:30]
[李維一]:還是那句話,我們注意到了臺灣媒體的有關報道,這個問題應當由臺灣人民自己來解決。[10:31]
[李維一]:本次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10:31]
[中國臺灣網]:本次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