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方一唱一和爲買潛艇造勢
近日,美國學者和臺灣軍方不約而同地大肆渲染解放軍要打造兩三個航母戰鬥羣。雙方一唱一和,實質上是爲臺灣購買潛艇造勢。
隨着美國對臺軍售最後期限的逼近,以及臺灣“立法院”在對美軍購問題上再度卡殼,美國“智庫”學者、臺灣軍方近日大肆渲染中國大陸航母計劃和海軍軍力威脅論,臺軍將領更加少有地“紙上談兵”般“推演”了臺潛艇阻絕解放軍航母的戰術,以及潛艇破除大陸海上封鎖的戰術。
美專家:中國購買的戰機可武裝三艘航母
據香港《星島日報》網絡29日披露,美國著名的防務智囊機構——“國際評估策略中心”副總裁費舍爾日前在他撰寫的《中國航母計劃最新情況》一文中說,中國“迫切需要發展航母”。“最引人注目的消息就是俄羅斯已同意向中國出售兩架蘇-33艦載戰鬥機,這一數量在不久的將來還會提升到48到50架。這些飛機可以武裝三個航母戰鬥羣,而三個航母戰鬥羣的任務在今後十多年內就可以完成”。
費舍爾認爲:“假如中國海軍購買的這些戰鬥機獲得了俄羅斯方面提供的升級支持,那麼解放軍海軍就能夠擁有超越美國海軍主戰飛機的性能,而且中國在它的海岸1000英里內採取軍事行動時可調用的航母數量將超過美國及其盟友。”
文章指出,由於航母可以形成所在區域的空中優勢和海上封鎖,因此對韓國的部分島嶼,日本實際控制的釣魚島,或者菲律賓的島嶼,印度尼西亞的納圖那島羣,甚至是臺灣當局現在實際控制的太平島產生巨大的影響。
臺軍將領:“推演”用潛艇阻擊解放軍
就在費舍爾拋出此文前幾天,即11月25日,臺灣“國防部”整合評估室主任陳永康罕見高調地宣稱,解放軍要打造“雙航母戰鬥羣”,並希望在2020年形成戰力。這將標誌解放軍“突破第一島鏈封鎖,迫近美軍關島的戰略”將得以實現。
11月25日,臺灣“國防部”與“國防政策與戰略研究學會”舉辦了“籌獲柴電潛艇建構可恃戰力座談會”。陳永康在會上稱,解放軍可能在2020年擁有第一支航母編隊,該戰鬥羣由11艘艦艇編成。
陳永康在題爲“潛艇在未來臺澎防衛作戰中的角色”的講話中分析稱,一旦兩岸開戰,解放軍的航母戰鬥羣必然會部署在臺灣東南海域,一來可以阻絕美軍對臺灣的馳援,二來使臺灣原本被視爲戰略後方的東部地區全部暴露在解放軍的空中打擊威脅之下。一旦遇到這類情況發生,面對解放軍航母的海空優勢,只有潛艇能對其產生威脅,而臺灣應將潛艇部署在臺東北與西南海域,尤其巴士海峽可能是解放軍航母的必經路徑。潛艇的部署可以先期阻擋大陸航母的去向,阻止或延緩航母的部署實施,甚至可以直接威脅航母的安全。
針對大陸海軍軍力的增長及“威脅”,臺灣海軍的退役中將蘭寧利在會上作了“潛艇在制海作戰中的運用”報告,提出了一個大膽的“以潛艇反海上封鎖”戰術。蘭寧利指出,中國大陸經濟高速發展,石油進口量去年達1.26億噸,對外依存度爲44%。經印度洋、南海而來的油源實際就是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命脈,此一海域不保,將立即危及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若臺海軍在這一區域部署潛艇威脅或截斷其命脈,解放軍必將抽調兵力反潛護航,從而將大幅減低對臺軍事壓力,臺軍即可乘機突破海上封鎖。
美國學者:中國海軍讓美軍憂慮
據美軍的作戰模擬評估報告顯示,潛艇與航母交換率爲3~5∶l,即損失三到五艘潛艇即可擊沉一艘航母。核潛艇的強大攻擊能力使之成爲最理想的核報復力量。外電在炒作中國航母與潛艇“強大與威脅”的基礎上,有美國學者提出了所謂的“中國海軍整體威脅論”。
據《國防新聞》週刊報道,美國華盛頓軍事專家費學禮近日稱:中國海軍十年間成長的實力,尤其是各項“不對稱作戰能力”以及潛艇威力,已經足以讓美軍憂慮。美國國防部門應適當因應,否則一旦中國認爲解放軍足以阻止美國對臺灣與日本的支持,將“加速未來衝突的可能性”。
費舍爾還說,過去解放軍海軍的戰略都是用來對準臺灣,以及對抗美軍一旦介入,但是當前解放軍現代化後,尋求與美軍及美國盟邦進行“不對稱性對抗”,例如發展反艦彈道導彈,瞄準美軍宙斯盾艦,以及最近在珠海航空展中展示的代號“黑劍”的超音速隱形飛行器。
分析
軍火交易是炒作的動力
分析認爲,臺軍方和美國有軍火集團背景的智庫不斷渲染解放軍海軍軍力的高速增長,目的是爲了給潛艇採購製造正當理由。
10月6日,臺當局“立法院”“國防委員會”審查通過了P-3C反潛機採購預算61億元新臺幣,但是,潛艇採購預算則被大幅刪減,原編列2007年預算潛艇採購的43億元,經討論被減至2億元,這個數字距美方第一階段設定的底限3.6億美元(新臺幣117億元)還有巨大差距。臺軍方爲此十分頭痛。
11月25日臺“國防部”作爲指導單位參與的研討會,實質上就是爲推動潛艇採購案造勢。臺軍高層在會上拋出了中國航母計劃,強調中國大陸對臺灣的海上威脅,以此來突顯臺建立潛艇戰力必要性。而臺軍將領們所提出的“看似可行”的潛艇運用戰術,更加是在運用其“專業和權威”的身份來爲潛艇採購製造某種“戰略性”、“實用性”的假象,根本用意在於化解民衆和在野黨的顧慮。
11月28日,臺“國防部”發言人再次表示,剛通過的2億元預算不能滿足美方的要求。軍方將與美協調,爭取儘快完全成潛艇採購可行性報告送交“立法院”。
美國方面也威脅說,編列預算經費是爲“展現臺灣獲潛艇決心”,並吸引歐洲船廠提出適合臺灣需求的潛艇設計及價格,如果沒有編足3.6億美元預算,美方“不會代臺灣發出邀商書”,甚至還取消臺當局購買F-16的計劃。
在這種情況下,炒作解放軍航母與潛艇威脅成了臺灣與美國潛艇買賣的“憑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