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指貧富分區居住不合適
由於『富人區』與『廉租區』涇渭分明,一度激化了社會矛盾
反思騷亂,法國再推貧富混居
將廉租房建在普通住宅區,使低收入者與高收入者『同在一個屋檐下』。今後法國房地產商想在某個區域開發大型樓盤時,他必須向法國政府承諾其所建住宅含有一定比例的廉租房,否則他就無法實施樓盤開發
法國騷亂一周年之際,巴黎等地再次發生了焚燒車輛和襲警事件,給法國社會帶來了巨大損失。
追查兩次騷亂的主要原因,社會學家認為,除了移民族群融入水平不夠,法國大城市及其郊區布局不合理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因此,早在去年騷亂之後,法國政府就出臺了以『貧富混居』為主要解決方案的『城市更新計劃』。
『城中城』策動法國騷亂
談到法國騷亂的原因以及法國政府的『城市更新計劃』,首先要了解法國大城市布局的現狀:市中心是老城區,商業發達,居住者以中產階級為主;市郊則兩極分化,富翁將自己的家安在這一地帶的別墅區,而最窮的人也往往只能住在這一地帶的『城中城』內。
所謂『城中城』,是指郊區窮人聚居的公寓樓居住區,其主體通常是建築相對密集的廉租房,人口也相對密集,許多人稱這些區域為『類貧民窟』。
社會學家認為,『城中城』是法國市鎮規劃的一大敗筆,也是法國社會的重大隱懮之一。
由於『富人區』與『廉租區』涇渭分明,各大城市紛紛出現貧富對立的局面。富人不敢到『廉租區』來,也不對窮人進行幫助;而住廉租房的窮人則仇視富人,往往『以自己的方式』解決生存問題。久而久之,社會矛盾激化,暴力、吸毒、走私等社會問題層出不窮。
法國城市未能與鄰近小城鎮實現和諧發展,社會貧困群體借題發揮,發泄心中不滿,正是去年發生騷亂的真正原因。
商品樓中包含廉租房
因此,法國政府認為,現已實施多年的『廉租房政策』是行之有效的,而需要加以改良的,應該是城市不合理的布局。
為了實現『貧富混居、長治久安』的目標,法國政府正在大力推行『城市更新計劃』。這項計劃的目的有兩個:一是不同社會層次的住宅摻雜,不再人為地分割富人區和窮人區,讓他們生活在共同的氛圍內;二是一個街區裡多種多樣的經濟文化生活融合,包括重新引進學校和以前一些傳統店鋪等。
不久前,法國還出臺了兩項相關政策:一是規定各個城市必須建立一定數量的廉租房,其比例大致為總住房面積的20%;二是將廉租房建在普通住宅區,使低收入者與高收入者『同在一個屋檐下』。
根據『城市更新計劃』,今後法國房地產商想在某個區域開發大型樓盤時,他必須向法國政府承諾其所建住宅含有一定比例的廉租房,否則他就無法實施樓盤開發。在這一過程中,該房地產商將得到部分政府資金的補助,但所建廉租房也將由政府部門控制。
今後,法國新建樓盤不僅會出現廉租房緊挨著普通商品樓的局面,甚至在普通商品樓內也會包含一定數量的廉租房。這樣一來,窮人和富人將很自然地住到一起,而且廉租房的質量也有了保障。當然,許多人都想住上質優價廉的廉租房,但只有真正的低收入家庭(其上限是低級公務員家庭)纔有權申請。
『十萬元住宅』計劃
在實施『城市更新計劃』的過程中,法國政府逐漸發現,廉租房已越來越不能滿足民眾的需求,一些經濟能力稍好的中下層民眾想要『自己的房子』的願望越來越強烈。
針對這一現象,法國政府推出了『十萬元住宅』計劃作為『城市更新計劃』的補充。按照計劃,法國今後將大量推出售價只有10萬歐元的商品房,這些房子的裝修相對簡易,但房屋面積和舒適程度並不亞於普通商品房。在這個過程中,法國各級政府將扮演開發商的角色,基本上以成本價將所建房屋賣給民眾。輿論認為,這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房地產供求壓力,巴黎等地區的房價將隨之明顯下降。
為配合『城市更新計劃』,使法國社會朝著貧富混居的方向發展,各地方政府還出臺了各項向低收入者傾斜的政策,讓他們以最少的花費享受與高收入者完全相同的待遇。
比如,法國政府規定,學生按照家長收入的高低交納學雜費和伙食費,富人的孩子交的錢比較多,而窮人交的錢很少甚至不交,但是所有學生都可以享受同樣的書本、師資、服裝以及伙食。在這種政策的影響下,窮人雖然在收入上與富人存在差距,但在心理上卻可以找到『平衡』的感覺。
當然,『城市更新計劃』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法國城市布局和社會環境的。它還有幾個問題:首先,法國土地面積有限,每年新增住宅約20萬套,有幸離開『城中城』的窮人不可能很多;其次,法國政府審批程序緩慢,嚴重阻礙了新住宅區的建設速度;此外,法國多數民眾因去年的騷亂等原因而對外來移民家庭抱有抵觸心理,多數原住民不願與移民同住一樓。由此可見,在促進移民融入問題上,法國政府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