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一段時間,一些地區糧、油和副食品價格出現一定程度的上漲,12日上午,溫家寶走進社區,來到超市,聽百姓聲音,看最新情況。(《人民日報》12月13日)
目前波及全國的糧油極其食品加工、餐飲業價格全面飈升,給普通居民的心理投下了厚重的陰影,帶來了不可小視的影響。《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與新浪網新聞中心聯合開展的一項有11118人蔘與的調查顯示,77.1%的人表示,糧油價格上漲使他們“生活壓力增大”,84.0%的人認爲,生活成本比一年前又有增加。各級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應當像溫總理一樣,對此保持高度警覺,未雨綢繆,防患未然,積極應對,制訂措施,把漲價給羣衆尤其是社會弱勢羣體帶來的困難降低到最低限度。
雖然在一些專家的眼裏,此番糧油是“恢復性漲價”,認爲“對羣衆影響不大”,並搬出恩格爾係數來論證,得出食品支出所佔總指出比重有限的論斷。其實,在我國貧富差距拉大,財富分配失衡的背景下,恩格爾係數已經不能真實和準確反映事實。在富豪和大款那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在工薪階層那裏,可能達到30%左右;在下崗職工、失業人員、靠低保金生活的人們那裏,可能達到60%甚至更高些。而且,中小城市居民由於收入普遍較低,處境更加困難。也就是說,基本收入主要用於日常生活開支的居民,面對糧油以及整個食品產業鏈的漲價,無論是心理承受能力和實際應對能力,都十分脆弱,不堪一擊。
羣衆利益無小事。時刻關心羣衆的安危冷暖、柴米油鹽是人民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面對此番糧油食品漲價,政府部門絕不能掉以輕心。市場經濟不是無序經濟,當市場經濟偏離市場規則運行之時,政府必須進行干預,否則,只能導致經濟乃至社會領域一片混亂。當務之急,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拋售儲備糧油、抑制糧油價格繼續上揚的同時,應該主動出擊,要求物價、統計、工商、商務等職能部門密切監測糧油及食品市場動態,對其供應、需求、價格和發展趨勢全面掌握,並制訂科學預案;發改委、民政、勞動保障等部門要提前介入,詳盡瞭解下崗職工、無業居民、城市低保戶、在校大中專學生受漲價衝擊的情況,拿出生活補貼方案,一俟超出其承受能力,財政及時伸出援手,幫助他們度過困難。
“兩節”將至,讓人民羣衆過一個歡樂、祥和、文明的節日,是安定團結的需要,是社會穩定的需要,是構建和諧的需要。關心一下老百姓的米缸裏還有多少米,觀察一下“主婦們”菜籃子裏都裝些啥,瞭解一下城市弱勢羣體這個冬天過得怎麼樣,是各級個部門的應盡之責。溫家寶總理說:“幫助困難羣體是各級政府和領導的責任,我們要繼續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幹部要到羣衆家裏去,不僅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困難,還要在精神上關心他們。”關心羣衆的疾苦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要化作實實在在的行動。慎對當前糧油食品漲價問題,是考驗政府執政爲民的一道嚴肅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