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即將過去的2006年,“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的理念正在深入踐行,與百姓息息相關的諸多民生問題所受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我們爲能夠親歷並記錄這個時代發生的令人鼓舞的變化感到驕傲和振奮。
翹首2007年,當我們通過勾畫未來一年的重大政策走向,展望2007年的民生狀況時,欣然發現:“持續進步”、“又好又快”的主題詞早已寫好。
住房篇
關鍵詞:調控之手繼續發力
【民生展望】在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對於房地產的調控,此次不僅提出“要注意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合理引導和有效調控”,更要求“加強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產業政策、土地政策、社會政策的協調配合”。建設部官員進一步表示,雖然具體調控動向還不明確,但可以肯定的是,調控依然是2007年房地產市場的主題。
【政策回放】2006年5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了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的六項措施,簡稱“國六條”。隨後,9部委出臺的“十五條”意見對“國六條”進一步細化,在套型面積、小戶型所佔比率、新房首付款等方面作出了量化規定,並提出“雙70%”的硬性標準。之後,“外資限炒令”、“限價房”等一系列政策紛紛出臺,道道利劍直指上漲過快的房價,且強調政府保障百姓住房的職責。
【記者觀察】“調控之手”在2007年繼續發力,顯示了中央遏制房價上漲過快的決心,也意味着保障百姓住房、抑制房價過快上漲必將取得更多的實效。關鍵詞房價漸別暴利年華
【民生展望】繼續抑制房價上漲過快。依然是明年房地產調控的核心內容。
【數字回放一】2006年前11個月,全國7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房同比漲幅在5.8%~8%之間,尤其是北京、深圳、廣州等大城市房價漲幅經常“領跑”全國———每個月的同比漲幅均在10%左右。有人悲觀地感嘆:“爲什麼越調控越漲?”有人卻大放豪言:“歷史證明,房價永遠都是上漲的。”
【數字回放二】財政部11月3日發佈的一份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公報表明,接受檢查的39戶房地產企業存在會計失真問題,涉及133個房地產開發項目,平均利潤率是26.79%,高出賬面利潤一倍多,有的房地產企業刻意隱瞞的利潤率最高達57%。
【百姓聲音】“畸高的房價到底什麼時候才能降下來?”
【記者觀察】這幾年,房價上漲過快,直接導致百姓生活幸福度下降。一些人看上去改善了住房條件,實際生活質量卻在下降。2007年能否成爲房價呈現整體回落的拐點,儘管仍是一團迷霧,不過,隨着一系列調控政策執行到位,隨着房價上漲過快的畸形因素被逐步消除,官商利益勾結鏈條被斬斷,房地產市場秩序進一步規範,可以肯定的是,2007年房地產暴利的花樣年華將一去不復返了。
食品安全篇
主題詞:立法保障餐桌安全
【民生展望】食品安全能夠更有保障,這可能是每一個國人都有的新年願望。令人高興的是,《食品衛生法》修改將列入明年的立法計劃,《食品安全法》草案也正在積極的起草中。
【事件回放】肉裏注入了“瘦肉精”,“紅心鴨蛋”是用“蘇丹紅”染成的,“多寶魚”是“吃多種禁藥”長大的……從6月份的“福壽螺事件”到9月份的“瘦肉精食物中毒事件”,再到11份的“紅心鴨蛋”事件和“多寶魚”事件,不斷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一次次牽動百姓的神經,威脅着百姓的餐桌。
【百姓聲音】“即便是到大型超市購物也不能完全放心。含蘇丹紅的紅心鴨蛋不就擺進超市裏了嗎?到底我們能放心吃什麼?爲什麼食品越來越豐富,我們卻沒什麼可吃的?還有哪些產品存在安全問題?”
【專家觀點】關於食品的法律有13部,法規26部,卻都沒有對食品批發市場的規範。我國食品生產和流通狀況發生巨大變化,但《食品衛生法》沒有對食品安全源頭———農產品種植養殖的規範,而且近10多年沒有進行任何修改。建立食品安全准入制度,亟待《食品安全法》予以確認。
【記者觀察】百姓的餐桌安全關係重大,儘快修改或出臺法規,讓“法眼”看管好事關百姓餐桌安全的每一道環節,杜絕或減少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事關百姓最直接、最現實、最迫切的利益。主題詞專項整治公開徵集
【民生展望】浙江正在公開徵求2007年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重點,浙江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表示,2007年的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將聽取全省百姓的意見和建議,集中圍繞羣衆最關心、最急需解決的問題展開工作,保證羣衆的“餐桌安全”。
【百姓聲音】“此舉讓人感到溫暖。希望各地在來年加強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持續保持高壓勢態,溝通民意,杜絕‘紅心鴨蛋’和‘多寶魚’事件重演。”
【專家觀點】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認爲,老百姓畢竟不是專家,不可能憑生活經驗就能判斷出食品是否安全。解決食品安全問題,一個比較有效的辦法是遵循目前國際上所達成的危險性分析評估框架,即由科研人員獨立地對各類食品做出科學量化的危險性評估,政府部門據此制定適合國情的管理措施,包括法律、法規和標準,並據此監管執行。
醫療篇
主題詞:新醫改方案有望出爐
【民生展望】經歷了“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基本不成功”的評價之痛,我國衛生行業正在悄然醞釀新的改革,力爭從體制機制上入手,保障人民羣衆享有質優價廉的健康服務。目前,11個有關部委組成的醫療體制改革協調小組正在緊張運轉,備受全社會高度關注的新醫改方案也正在加緊設計中。有跡象表明,重建公平和效益相統一的新醫改方案將力爭在2007年出臺。
【政策回放】今年初,國務院出臺有關辦法,明確指出大力發展社區醫院是解決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緩解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舉措和方向。上半年以來,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衛生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中醫藥局等部門先後制定了9個配套文件,進一步細化有關政策措施,爲加快推進城市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事件回放】10月23日,胡錦濤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強化政府責任,嚴格監督管理,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爲羣衆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
【百姓聲音】“醫療負擔太重了,我們天天盼望着儘快降低一點!”
【記者觀察】這幾年,醫藥費用快速上漲過快,成爲社會關注的熱點。從1980年到2004年,我國衛生總費用由143億元增加到7590億元,其中,居民個人負擔的比重,由21%增加到53.6%,百姓感到看病越來越貴。相信有了這些經驗和教訓,新的醫療改革方案能夠真正惠及普通百姓。主題詞讓百姓吃上放心藥
【民生展望】針對2006年暴露出來的藥品監管流程的漏洞,隨着國家藥品不良反應檢測中心正式掛牌,全國範圍內大力開展整頓和規範藥品市場秩序的專項行動,將在明年有更多的舉動,讓老百姓吃上放心藥。
【事件回放一】今年4月,齊齊哈爾第二製藥有限公司在購買藥用輔料丙二醇用於亮菌甲素注射液生產時,購入了假冒的丙二醇,這起不法商人銷售假冒藥用輔料、藥品廠商採購和質量檢驗人員嚴重違規操作的惡性案件導致11人死亡。
【事件回放二】“齊二藥”事件僅僅過去3個月,患者再次用生命拉響了警鐘。青海、廣西、浙江、黑龍江和山東等省區陸續發現部分患者使用上海華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華源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克林黴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欣弗”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事後查明,安徽華源生物藥業有限公司未按規定滅菌、違規生產是導致事件的主要原因。
【百姓聲音】“監管者幹什麼去了?誰來保障我們的用藥安全?”
【記者觀察】藥品安全,人命關天,加強藥品監管,讓百姓吃上放心藥、廉價藥,應是有關職能部門長期追求的目標。主題詞看病先進社區醫院
【民生展望】按照衛生部鼓勵各地試推社區醫院“首診制”、探索建立社區醫院與附近大醫院的“雙向轉診”制的部署,明年各地將會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以此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現象。北京市的承諾是:進一步推進提高社區居民在社區醫院首診報銷比例的試點工作,擴充正規全科醫生的診療力量,增強社區醫生對傳染性疾病、大病臨牀症狀的鑑別、處置及報告能力,方便居民在社區看小病。
【百姓聲音】“誰願意天天跑到大醫院去排隊呢?發展社區醫院,對老百姓真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記者觀察】讓“看病先進社區醫院”成爲一種社會常態,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