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保篇
主題詞:社保基金安全至上
【民生展望】針對百姓擔心的社保基金安全問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反覆強調,社保基金是“高壓線”,誰也不能碰。明年,各省市社保基金將開始全面審計。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表示,審計將侷限於省、市一級規模較大的基金,因爲由縣級或以下政府運作的數以千計的較小規模基金很難仔細覈查。審計結果將繼續向社會公佈。
【事件回放】國家審計署11月23日發佈公告,在對除上海、西藏之外的29個省區市、5個計劃單列市的審計中發現,近年來,合計約71.35億元“養命錢”被違法違規動用。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管理系主任、中國勞動學會理事鍾仁耀點評說:“這是一塊讓‘黑手’垂涎的‘唐僧肉’。”
【百姓聲音】“社保基金是支持我們未來生活的重要保障,是我們的養命錢,容不得有絲毫的閃失啊。靠什麼來保障基金的安全,老百姓有權知道。”
【記者觀察】2006年,一系列違法違規案件浮出水面。對鉅額“養命錢”的安全之憂,隨之涌上了老百姓的心頭。我國社保基金收支和結餘總規模目前已超過2萬億元,並以每年約20%的速度增加。如何管好、用好這筆老百姓的“養命錢”,關乎社會的和諧穩定和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關乎社會保障制度的穩固和安全。從令人震驚的案件,到讓人揪心的內幕,再到“高壓線”的逐步架設,人們看到了社保基金在制度的建設中逐步轉危爲安。主題詞陽光堵住監管黑洞
【民生展望】我國社保基金管理條例已納入立法日程,社會保險法的草案也在積極調研起草中,可以肯定的是,隨着社保基金安全監管的呼聲日漸高漲,明年必將加快立法腳步。同樣值得期待的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已經明確表示,明年擬建立信息披露制度,爭取每年、每一季度及時向社會通報社會保險信息,以提高社保基金運營管理的透明度。明年還將組織基金徵繳專項檢查,進一步推進基金監督信息化建設,完善社會保障監督委員會的工作制度和機制。
【事件回放】根據浙江省勞動保障廳有關負責人的說法,金華社保案涉及的資金不是社保基金,而是“託管費用”。金華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曾將8500萬元“託管費用”交給金信信託理財,後者“停業整頓”後,其中的6000萬元尚未收回。此前,有報道說,金華社保案涉及數額上億元。
【記者觀察】社保違規案件的一再發生,與基金監管缺乏透明度有很大關係。明年基金監管在陽光運作上的一系列追求,必將斬斷那一隻只錯把百姓養命錢當成“唐僧肉”的“黑手”。
公交篇
主題詞:出行成本大大降低
【民生展望】北京市的交通改革這回動了真格。從明年起,市政府將加大對公共交通的支持力度,優先發展公交,拿出40億元對公共交通實施補貼,實行低票價制度,引導更多的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人們有理由相信,北京在公交改革上堅持的“低票價制”將成爲各地積極借鑑的範本。
【事件回放】2006年歲末,北京市辦理公交一卡通的窗口忽然熱鬧了許多。原來,新票價制從明年1月1日起實行後,持公交一卡通乘車將可能享受4折優惠。這幾天,北京已經有50多條公交線路提前打起了票價折扣。
【百姓聲音】“今後,坐公交車出行真是又划算,又方便!”
【記者觀察】北京市吹響的公交改革號角真正體現了公交優先的原則。什麼是公交優先,就是百姓優先,就是讓公交真正體現以人爲本的理念,大大方便百姓出行,降低百姓出行成本。主題詞優先發展城市公交
【民生展望】從全國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會議上傳來的消息,明年起,針對依然嚴峻的城市公共交通形勢,我國將採取多項措施予以積極扶持,包括制定和落實促進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的經濟政策、推進城市公共交通行業改革等。建設部要求各地要編制和實施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和公共交通專項規劃,以公共交通爲核心,科學配置和利用交通資源,建立以公共交通爲導向的城市發展模式。建設部還強調,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政府應該提供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要將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納入公共財政體系,堅持以政府投入爲主。
【事件回放】建設部2006年對117個城市進行調查發現,66個城市的公交場站建設以及車輛、設施裝備和配置更新方面得不到政府資金和政策支持,佔被調查城市的56.4%;有35.9%的公交企業得不到政府財政補貼。投入嚴重不足的結果是:公交票價不斷上漲;同一條線路,普通車擠得上不去、貴一塊錢的空調車卻乏人問津;主要街道上重複的公交車線路有幾十條,稍偏遠些的地方方圓三公里內卻找不到一個公交車站……
【數據回放】目前國內公交出行的分擔率不足10%,遠低於歐洲、日本等。而近年來,國內城市公交車速已越來越低,現在平均車速只有10公里/小時,比自行車的12公里/小時還慢。目前,我國公交建設仍然嚴重滯後,公交出行分擔率平均不足10%;與10年前相比,公交出行時間平均延長了10分鐘;居民對公交的不滿意率高達70%。
【官員聲音】建設部一位負責人發出警告:“如果再不採取斷然措施,加快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對道路資源使用合理調控,某些城市的交通陷入癱瘓將指日可待。”
【記者觀察】北京市的做法或許能給許多城市以啓示。只有真正做到“百姓優先”,“公交優先”的改革纔有望順利成行。百姓期待着明年起,享受低成本公交出行不再是夢。值得注意的是,優先發展公交,就要從財政上優先公交。
權益篇
主題詞:勞動合同法有望出臺
【民生展望】關係億萬勞動者切身利益的勞動合同法草案已完成二審。全國人大常委會積極迴應19萬件百姓立法意見,對原草案作了大幅度的修改,以“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更好地“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這部已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兩次審議的法律草案,有望在2007年通過並施行。
【事件回放】2006年3月2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會議根據常委會組成人員一審意見,將勞動合同法草案全文向社會公佈並徵求意見。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裏,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方面共收到各地羣衆對這部法律草案的意見191849件。這一數字創下了全國人大立法史上的新紀錄。
【百姓聲音】“希望有了這部法律,類似不簽訂勞動合同、隨意解除勞動關係、濫用試用期等侵害勞動者權益的現象,能夠得到很好的遏制。”
【記者觀察】《勞動合同法》出臺後,關鍵要宣傳好、貫徹好,對侵害勞動者權益的事件絕不能手軟,讓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成爲社會的強音。主題詞向法院申請支付令
【民生展望】拖欠工資是勞動者反映最爲強烈的問題。這一問題有望在勞動合同法實施後得到遏制。草案二審稿規定,勞動者在遇到拖欠工資時,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規定用人單位拖欠工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事件回放】2006年發生的討薪事件依然很多。從“裸討”到“討薪致死”;從“出賣清欠判決書”到“被逼撤銷討薪起訴“,圍繞討薪發生了許多社會怪象……
【百姓聲音】“這是一部好法律,處處流露溫暖,處處體現出對勞動者切身利益的維護,但要提高執行力啊。不少企業有法不依,甚至連一天的勞動合同也不籤,之所以有如此膽量,是因爲它的違法成本低廉。盼望着有關部門加大執法檢查力度,提高法律的執行力。”
【記者觀察】《勞動合同法》對於欠薪的規定,有利於解決勞動者關心的拖欠問題,有利於維護勞動者依照合同獲得報酬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