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不動產銀行的調查顯示,2006年1月初韓國全國平均房價爲每平方米2070美元,而到12月中旬,房價已經上漲到每平方米2509美元,漲幅達21.2%。韓國建設交通部1年多前發表了一項報告稱,“大韓民國國土總值達2300萬億韓元(約合2.47萬億美元)。”有韓國媒體做了一個換算,結論是按報告中的價格把韓國賣了,可以買6個加拿大,或者7個法國,雖然不能買下整個美國,但半個應該沒什麼問題。
天文數字的房價不僅加重了普通老百姓的買房負擔,也給韓國經濟製造了不穩定因素,有經濟學家甚至發出警告:韓國可能重蹈日本上世紀90年代房地產泡沫破滅後經濟10年衰退的覆轍。
地價可買“半個美國”
韓國5大經濟團體之一的全國經濟人聯合會日前發表的“2006年韓國十大經濟新聞”中,房地產市場過熱排名第一,受關注程度超過了韓元匯率波動和朝鮮核問題。
而韓國不動產銀行的調查顯示,2006年1月初韓國全國平均房價爲每平方米2070美元,到12月中旬,房價已經上漲到每平方米2509美元,漲幅達21.2%。儘管如此,2006年11月中旬的一項調查顯示,仍有68.5%的韓國人認爲“房地產價格仍會上漲”。
談到韓國的房地產價格,韓國人最爲津津樂道的是韓國建設交通部1年多前發表的一項報告。報告稱,“大韓民國國土總值達2300萬億韓元(約合2.47萬億美元)。”有韓國媒體做了一個換算,結論是按報告中的價格把韓國賣了,可以買6個加拿大,或者7個法國,雖然不能買下整個美國,但半個應該沒什麼問題。這份報告的計算依據暫且不論,要知道韓國國土總面積才9萬多平方公里(其中還有70%是山地),只相當於美國的1%;2005年韓國GDP只及美國的6%,與美國相距甚遠。但是,根據房地產價格,韓國竟然“理論上”可以買下半個美國。
天文數字的房價不僅加重了普通老百姓的買房負擔,也給韓國經濟製造了不穩定因素,甚至有經濟學家發出警告,稱韓國可能重蹈日本上世紀90年代房地產泡沫破滅後經濟衰退10年的覆轍。因爲近年來,韓國房地產市場幾乎是當年日本“長期低利率政策——房地產貸款增加——房地產價格暴漲——提高交易稅——房地產價格繼續上升——考慮提高利率和控制住宅貸款政策”過程的翻版。而且,由於在控制房地產價格上升方面,韓國與日本政府一樣採取了增加交易稅等措施,這樣的政策造成房主“惜售”的現象,反而加劇了房地產市場供不應求、有價無市的局面。
政府調控成效不大
韓國房地產市場過熱已經引起政府的嚴重擔憂,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遏制。首先,限制期房買賣和舊城開發,對擁有3套以上住房者徵收重稅。其次,推出內容包括實施(房地產)交易申報制度、提高(房地產)保有稅、對房地產轉讓徵收重稅、擴大對期房價格的限制等措施,並推出以政府收回舊城改建開發所得收益和住宅交易資金來源申報制度爲主要內容的《促進市民居住用地及住宅市場合理化方案》。第三,2006年下半年起,韓國政府接連公佈3項措施,宣佈增加住房供應量,限制住房貸款比例,緩解供需矛盾。韓國政府的這些措施,顯然是將重點放到了擴大住房供給、適當放寬對住宅開發的限制上,在以往“堵”的基礎上,增添了“疏”的內容。
儘管韓國政府採取了種種措施,但韓國的房地產價格卻在每次新政策出臺時觀望一段時間,然後又繼續上行。對於普通韓國人來說,政府幾年來出臺的一系列房地產政策實施後,房地產稅費增加,房價卻不見下降,買房和養房的負擔都在加重,人們對盧武鉉的房地產新政普遍感到失望。
韓國朝野目前正在討論一項新的房地產政策,並計劃在2007年推行。這項被稱爲“半價住宅”的政策內容大致爲引進“土地租賃式住宅銷售制度”,即符合一定資格的購房者以相對便宜的價格買房並交納土地租賃費,購房者只擁有房屋所有權而沒有相應的土地所有權,住宅所對應的土地只租賃不出售,購房者在居住一定年限後方可將住宅賣給政府。
新的一年裏,伴隨着韓國總統大選的倒計時,韓國的房地產政策走向勢必會引發更加激烈的爭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