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學仲先生號夜泊,字黽子,晚號黽翁。1925年生於山東省滕縣。王學仲現任天津大學教授、日本筑波大學客座教授、王學仲藝術研究所所長、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等職。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二、三屆副主席。他早年曾在京華美術學院、北平國立藝專、中央美術學院學習。受業于徐悲鴻、黃賓虹、吳鏡汀等前輩名家。被徐悲鴻譽爲“詩書畫三怪”。王學仲先生在哲學、美學、書學、文學等多方面均有卓越建樹,曾獲“魯迅文藝獎”、“世界文化和平大獎”等,是國內集詩人、小說家、書法家、畫家等多種文藝門類於一身的國學大師、國際名人。
最近,王學仲先生可謂“三喜臨門”。除了榮獲“中國書法蘭亭獎終身成就獎”之外,在前不久舉行的第八屆中國文聯第一次全委會上,王學仲先生被推舉爲中國文聯榮譽委員,是天津各藝術門類的老藝術家中在本屆中國文聯全委會唯一獲此榮譽稱號者。此前,天津著名藝術家駱玉笙、孫犁和王莘曾獲得此項榮譽。同時,王學仲先生今年還榮獲俄羅斯美術研究院榮譽院士稱號,這一稱號是前身爲俄羅斯皇家美術院、具有200多年曆史的俄羅斯美術研究院授予外籍藝術家的最高榮譽,迄今爲止只有30餘位外籍藝術家獲此殊榮。
王學仲先生今年已經八十多歲了,在他從藝的六十多年裏,他潛心治學,辛勤耕耘,著作等身,實在是令人敬佩。尤其是,他還創建了黽學學派,對繼承、弘揚我國優秀民族文化,豐富發展我國的書畫藝術,作出了巨大貢獻。
王學仲先生1925年10月23日出生於山東省滕州的一個書香門第。滕州與曲阜近在咫尺,同樣是鍾靈毓秀的歷史名城,也是墨子的故里,王學仲祖籍琅郡,就是現在的山東省臨沂市,他的遠祖與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同屬王氏一脈。王學仲的曾祖王啓方是清末秀才,能詩善書,王學仲的父親王安履,也是當地有名的書法家。王學仲在這樣一個書法世家中度過了他的童年,耳濡目染,他五歲學寫字,六歲學畫畫,七歲上學讀書,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薰陶和家庭教育,也頗得家人厚愛。王學仲在十幾歲時,就常常跟隨他的父親到曲阜、泰山等名勝古蹟尋碑訪古,在心摩手記間,既開闊了眼界,也積累了大量的碑帖資料,爲後來書法的學習、研究和創作奠定了牢固的根基。
1942年,17歲的王學仲考進了當時的北平京華美術學院國畫系,在1949年,他又應徐悲鴻先生之邀進入了當時的國立北平藝專墨畫科,1950年,王學仲又進入了中央美院繪畫系學習油畫,並在畢業後到了天津大學任教。在長達十幾年的中國最高水準的美術院校的學習期間,他不但受到了正規的藝術教育和嚴格的科班訓練,尤其是得到了徐悲鴻、齊白石、吳鏡汀、黃賓虹、蔣兆和、葉淺予等藝術大師的親身傳授,當年的徐悲鴻先生獨具慧眼,認爲他將來必成大才,曾揮筆稱讚:“呼延生方在少年,其書得有如是造詣,稟賦不凡,蓋由天授,與之古人,在唐則近北海,宋則山谷,明則倪文徵、王覺斯,而非趙、董世俗之姿可相併論。”當然,王學仲先生也沒有辜負恩師徐悲鴻先生的期望,終於成爲藝術大家。
王學仲先生不但在書法和繪畫方面造詣很深,而且精於治學,他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總結出了三則治學主張,即:二言——歐風漢骨,東學西行;四感——文化的厚重感,歷史的滄桑感,詩人的蒼涼感,藝術的高貴感;四我——揚我國風,勵我民魂,求我時尚,寫我懷抱。由此可見王學仲先生於國學素養方面的厚重與積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