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來臨,糕點、糖果類食品又迎來了消費高峯,人們對於健康的關注使得標稱“天然、綠色、健康、營養”的含茶食品備受推崇。記者近日走訪市場發現,一些商家在銷售糖果、糕點類食品時紛紛打出了“茶”招牌,對於這種高附加值的市場新寵,消費者表示了些許擔憂。
茶食品五花八門價格高
在一些大型超市的休閒食品銷售區,含茶的糖果、梅以及餅乾等食品被擺放在較爲顯眼的地方。而位於超市內的茶葉專賣店,則更加註重茶食品的銷售,有的甚至專門推出了含茶蜜餞、糕點等組成的新年禮盒。採訪中瞭解到,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含茶食品涉及瓜子、果脯、蜜餞、餅乾、蛋糕、酥類食品等,由於有的商品標榜天然、綠色,確實受到不少消費者青睞。一盒360克含茶的鳳梨酥售價50元,而一些知名品牌不含茶的鳳梨酥每500克售價約在19元至20元。
含茶食品存在兩個疑問
一些消費者在接受採訪時坦言,自己非常喜歡天然、健康的食品,但是面對市場上價格明顯較高的含茶食品,他們表示購買時會有顧慮。一位正在挑選酥類食品的中年女士說:“這些食品在包裝上都寫着含茶,我買這類食品圖的就是能吃得健康些。但是否真正含茶消費者無法分辨。”一位業內人士透露,他對於市場上名目繁多的含茶食品主要有兩個疑問。一方面,這些食品是否真正以茶葉、茶汁等作爲原料;另一方面,茶原料在食品中所佔的比例。他說:“有的企業可能會在產品中加入茶原料,但由於國家對於茶食品沒有明確的相關標準,因此茶原料佔多大比例才能稱爲茶食品是個問題。這就容易使個別企業打擦邊球,僅僅添加一點茶原料甚至根本不加入茶而以色素和香精替代,但卻將商品價格大幅擡升,這明顯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這位人士還認爲,加入茶的食品在工藝上可能會複雜一些,但若過分提高其價格則會給人以作秀的感覺。
茶多酚含量應該標明
一位從事多年食品檢測工作的專業人士在接受採訪時說,目前只有茶飲料有相關的國家標準,而其它含茶食品則沒有。這位人士認爲,含茶食品應該與茶飲料一樣得到規範,在外包裝上對茶多酚含量進行標註。專業人士介紹:“一般來說,茶多酚是表明商品是否含茶的一項可靠指標。既然商品宣稱含茶,那麼就應該含有一定量的茶多酚。商品的名稱應該符合它的真實屬性。”據瞭解,在國家相關部門進行的茶飲料檢測中,就出現過個別中小企業生產的茶飲料中茶多酚含量不足的現象。有關人士認爲,含茶食品只有有了相關的指標要求,才能更有利於保護消費者的權益,從而令其買到物有所值的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