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不再“看病難、看病貴”深受全國人民關注。
政府力破看病難題網民高度關注醫改
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是近年來最受關注的民生熱點,中央在“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認真研究並逐步解決羣衆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衛生部部長高強去年年底表示,要從維護人民利益出發,着眼於實現人人享有基本衛生保健服務,着力於縮小醫療衛生服務差距,着力於建設羣衆及時就醫、安全用藥、合理負擔的醫療服務體系,探索中國特色的衛生髮展道路。
對這一承諾,社會各界高度期待。在新華網調查中,加快醫療體制改革,解決羣衆“看病難、看病貴”位居榜首,76%的網民把它列爲“最爲關注的熱點問題”。
醫改對百姓生活的影響到底有多大?66%的網民認爲影響很大,只有大約10%的網民認爲影響很小或沒有影響。網民反映我國醫療衛生體制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藥品價格虛高、醫療保障體系不健全”;二是“醫療服務費用太高、政府財政投入不足、公益醫療機構缺乏、醫療資源配置不合理”;三是“醫護人員服務意識差、醫療求助體系不完善”。
一些網友針對目前我國醫改中的“盲點”也提出自己的見解。網友“米米媽”留言:“城市裏白領階層大多處於亞健康狀態,他們雖然目前沒有出現病症,但普遍需要預防,期望能將醫保卡上的錢用於保健。”網友“長不大的女孩”則“希望對不孕不育人羣特別關注,並對他們實行醫療補償保障機制!”
2月25日,國家發改委公佈《醫藥價格工作守則(暫行)》並明確提出,制定醫藥價格必須經過成本價格調查、專家評審或論證、聽取各方面意見、集體討論、集體審議等程序。此消息一經發布,網上好評如潮。
醫患關係緊張不容漠視網民建言加強醫德建設
從藥價居高難下,到開大藥方、收紅包等不良行爲,從見死不救的冷漠到轉賣病人的利慾薰心,個別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的不良行爲降低了醫療衛生行業的整體形象。醫德問題成爲這個時代的醒目“傷疤”,受到許多網民的強烈詬病。同時從去年開始,“醫鬧”開始成爲媒體新的熱門詞彙。
醫療服務費用太高、醫護人員服務意識差、醫療求助體系不完善等問題也成爲網民關注的焦點。針對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網民建議新一輪醫改首先應杜絕的是個別醫生爲了追求回扣開“大處方”的現象,其次應該禁止多數醫院拒絕引進價格較低的藥品,醫生昧良心收受“紅包”的現象……
新華網友“黃河兒女”、“喝多了也不糊塗”等在帖文中“呼籲高尚醫德,呼籲良好醫風,呼籲醫療部門真正懷一顆天使之心……人民醫療爲人民,讓我們大家齊心協力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對於醫療執業環境存在的突出問題,高強曾多次強調,醫務人員在構建和諧醫患關係中承擔着重要職責,要多爲病人着想,提供良好的服務,保證醫療質量,減少醫療事故,加強醫患溝通。“醫務工作者特別要加強自身修養,增強使命感和榮譽感,把自身價值和個人利益寓於維護廣大人民的利益之中。”這也是網民的深切期盼。
確保新一輪醫改順利實施網民期盼政府主導
新一輪的醫改,政府絕不能缺位。
對於新一輪的醫改,74%的網民認爲應該“以政府主導,加強醫療藥品計劃價格控制,達到醫療公益效果”。網友“2008笑傲江湖”建議:“沒有政府主導的醫改註定難以成功。醫生工資待遇應像教師一樣由國家財政統一發放,實行醫院經濟效益同醫生工資分離。”
衛生事業儘快迴歸“公益”軌道,是社會各界的普遍呼聲。高強日前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發展衛生事業的目的是爲羣衆健康服務,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衛生工作的首要職能是公共服務,爲廣大人民羣衆謀利益,不能把單位和個人的經濟利益看得過重。
關於如何保證醫改順利推進,27%的網民認爲第一要務是“加強監管,有法必依,違法必究”。網民的大量建議還集中在“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 “加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改革”以及“在醫改中抓大、放小、保慢”。網民特別提到,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該實行重大傳染病的免費救治。另有部分網民提出,醫改成功的一個重要保證是“確保醫務人員的工資待遇”。
一些地方人大代表也參與了新華網調查,並提出自己的建議。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代表楊洪江認爲,破解當前百姓“看病難、看病貴”難題,關鍵在於政府要改革、建立醫療資源分級處理機制。政府首先要轉變服務公共意識,履行公共服務職能;二是建立科學合理的農村衛生院所和城區衛生基層服務體系,讓農村居民和城市貧困市民能夠及時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三是政府提供公共衛生基金保障,讓老百姓看得起病。
溫家寶總理連續兩年在會見中外記者時都提到,他看到了新華網網民提出的意見建議,這在社會各界引起了熱烈反響,網民們也深受感動和鼓舞。新華網今年推出的全國“兩會”大型專題調查再度成爲網民關注的焦點,表明新聞網站在政府和民衆之間已經搭建起一條通暢的橋樑,網上民意正在更多、更快捷地被政府部門知曉,並受到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