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金戰開博客 |
今天起,大中小學就要陸續開學了。這位數學教師的教學體會,值得我們深思……
去年年底,數學教師王金戰開了一個博客,沒想到,一個月下來點擊量超過了60萬,還有大量的留言跟帖,多是學生和家長髮的。他們的問題大多集中在學習成績不好、不知道該怎麼學或根本不愛學,等等。
“真是急死人了!”家長們很焦慮,覺得自己挺失敗。
“我還有希望嗎?”學生們也迷惑。學習,變成了一條充滿荊棘的路,成績下滑,丟臉,壓力大,自己是個不可救藥的“差生”了。
“我的眼裏,根本就沒有差生!”王金戰說。
25年來,他從山東沂水、青島,一路教到北京,如今在北京海淀區人大附中任教。王金戰常年教高中數學、當班主任,接觸過形形色色的學生,可以說什麼樣的學生都教過。
他有一句豪言:“現在,只要是一個智力正常的中學生,都有考上名牌大學的潛能!”
他曾讓一個全班倒數第一的“差生”,考上了北大。難道說,這位教了半輩子數學的普通教師,有什麼超常的教育理念,或者說絕招?
故事:“允許你每週違犯兩次紀律”
被所有班都拒絕的男生
在人大附中當高中班主任時,有天半夜,王金戰接到校長電話,要他接一個在年級都很有名氣、現在被別的班拒絕接受的男生。
這個學生因考試作弊,被監考老師發現後通知了家長,家裏因此燃起了“戰火”。一氣之下,這個學生半夜三更離家出走了。
家長和親戚四處尋找,也驚動了學校。第二天課間操時,消失一夜的學生忽然又回到了班上。考慮到他只是個借讀生,有人提出勸其退學。
這個學生事後坦言:說實話,當時很多老師因爲我經常曠課,搞得班裏的紀律一團混亂,便“聯名上書”要“開除”我。在這危急關頭,劉校長和王金戰老師挽救了我,王老師表示願意把我留在他的班上。
轉班後,王金戰跟這個男生談話,先是勸其消除對原來老師的怨恨,然後就紀律問題徵求他的意見。“別人是不允許遲到的,考慮到你的特殊情況,我允許你每週違犯兩次紀律。”這個男生很是意外,一再說會好好表現,用行動證明自己。但事情並沒那麼簡單。
“聽不懂的課就可以不聽”
“我到了王老師班上後,被同學們的成績嚇傻了。這哪兒是人啊?簡直是神!他們不光是競賽厲害,而且其他各科成績也都在年級名列前茅。真是自慚形穢啊!”雖然這些成績嚇人的同學對他都很友好,但由於以前沒好好學,有些課根本接不上,又加上天天考試測驗,除了數學,他的成績幾乎全不及格。“從那時起,我便在學習上失去了原有的自信,在學校天天鬱悶得喘不過氣來。”
最終,這個男生自暴自棄,自己主動要求離開王金戰的班。家長曾領着他看過許多心理醫生和教育專家,也不管用。“我變得更加頹廢,天天沉溺網上,抽菸喝酒,還常常打架鬥毆。高二過去了,我除了數學以外什麼都沒學着。”在王金戰提議下,這個男生重又回來。“課程跟不上不要緊,我給你個特殊政策。每天早上你來了之後,能聽懂的課就好好聽,聽不懂的課就可以不聽,而且隨時都可以回家自學。”
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試前,男生說生病了,不想考。“你看看,他都不敢參加一次普通考試。我說:這次考試,你肯定是倒數第一,既然如此,你還顧慮什麼?你還怕考倒數第二嗎?你要不是倒數第一的話,其他同學能平衡嗎?”
這麼着,他參加了高三的第一次考試。這次考試,也讓這個男生很難忘:“我是萬里江山一片紅,全不及格。但我沒有多麼難過。人家付出了多少努力啊!自己剛學了一個暑假,怎能比得過人家。此後,我一直玩命地學,第一次月考我進步了161個名次,簡直可以說是一個奇蹟。”他和倒數第二同學的差距,一下子縮小了30分。
讓“差生”變好其實很簡單
當一個學生反覆遭遇失敗的打擊後,便成了“差生”。而讓一個“差生”變好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讓他不斷地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就能變成一個優秀生。這是王金戰多年來總結出的經驗。
“王老師沒看錯人。”在月考總結中,王金戰一個勁兒地誇這個男生:“你們看人家這位同學,一下子差距能縮小30分,高三總共要經過8次大型考試,如果每次都能縮小30分,那就不是考大學的問題了,而是考清華、北大的問題了!就看你敢不敢挑戰自己了。你站起來談一談,下一次你的目標是什麼?”
被表揚得暈頭轉向的男生,站起來說:“我下一次,肯定不考倒數第一啦!”
對於這樣的“差生”,王金戰說當班主任的,有時就要拿放大鏡去找他的優點。“學習差的學生,在別人眼裏,常常是一差百差。在這種情況下,老師能夠發現他們的優點,並給予鼓勵和表揚,那學生對你的感激,真的是發自內心的,而且往往能記一輩子。所以,我帶過的學生中,對我最有感情的,往往是那些當初的‘差生’。”心態問題一旦解決了,學習效率也就上來了。一條蟲就能變成一條龍了。
另外,老師還要幫他們制訂一個切實可行的、跳起來夠得着的目標,比如從倒數第一名,進步個一兩名,這也是進步啊!老師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讓他們嚐到成功的快樂。完成第一個目標,再訂下一個目標,幾輪下來了,這個學生就成了。
王金戰班上那個倒數第一的學生,第一次月考,在年級排名提高了161個名次後,非常振奮,也看到了自身的潛能,學習進步得異常迅速,以至達到了非北大不考的地步。
最終,這個男生果真考上了北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