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解決好廣大羣衆關心的看病就醫問題”。出席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市衛生局局長張愈說,看病貴、看病難,是近年來兩會代表關注的熱點,也是醫改要着力解決的重點。經過這些年的探索,特別是部分地區的試點,在醫改中堅持政府主導、堅持百姓標準的思路越來越明確。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體學習時提出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更清晰地明確了醫改的方向和重點。
結合天津的實際,張愈說,這些年,我們在解決百姓“看病難”方面,重點抓好衛生資源配置和醫療服務網絡建設,加快建設覆蓋全體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按照構建城市醫院—社區衛生機構兩層結構的佈局,通過加強區域性醫療中心和重點專科醫院建設,加快二級醫院調整,不斷改善就醫條件。在社區衛生方面,已建立符合市情、功能合理、方便羣衆的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形成了街有中心、居委會有站(組)、戶有責任者的網絡格局,市內六區和濱海三區網絡覆蓋率達到了100%,居民步行不超過15分鐘即可達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同時堅持政府主導,體現社區衛生服務公益性,社區公共衛生服務補貼經費由每萬人5萬元提高到10萬元以上。在農村衛生方面,積極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健全區縣、鄉、村三級農村衛生服務網絡,今年全市地域覆蓋率將達到100%,農民參合率達89%,全市人均籌資達到130元,努力讓廣大羣衆享有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
針對“看病貴”問題,張愈說,我們在改善和加強管理層面主要通過強化制度建設、開展醫德醫風教育、堵塞管理漏洞等,儘可能地減輕羣衆的醫療負擔。具體做法是:開展了以病人爲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爲主題的醫院評價活動,完善醫院管理的監督評價和檢查體系;推行“一單通”,實行醫療機構間放射學檢查診斷結果和檢驗結果互認;推行單病種和臨牀路徑管理,率先在全國推出醫療機構合理用藥規定,推行營養膳食配餐和取消陪伴制度,規範診療行爲;改進藥品集中招標採購辦法,推行網上集中採購和限價競價等採購辦法,啓動醫用高值耗材集中招標採購工作。加強對藥品、醫療器械採購工作監管,開展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專項工作。加強財務監管,全市衛生醫療機構財務管理系統擴大到區縣衛生局及其所屬醫療機構和所有衛生院。實踐證明,這些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去年全市醫院每門診人次醫藥費用下降了2.85%;藥品佔醫藥收入比例下降了0.68個百分點;平均住院費用與前年基本持平,大醫院業務收入從幾年來的兩位數增長,減至增長6%以內。
張愈代表最後說,總的來說,天津醫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走在全國的前列,但仍處於探索期,破解百姓看病貴、看病難的工作在資源配置調整和完善管理方面剛剛破題。與外界給予的一些積極評價相比,我認爲最重要的收穫還是思路性的、方向性的,那就是深化醫藥衛生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當前要着重抓好社區衛生、農村衛生和公共衛生三個戰略重點,加快建設覆蓋全體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相信這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將爲破解百姓看病貴、看病難提供製度性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