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剛纔李書記說的“五個一”工程建設,就是在每個村要修建一所標準化村民學校、一個村級花園、一個文化活動室、一個村民服務中心和一條文明示範街。這是從2005年開始,北辰區實施的一項惠民工程吧。
李書記:對。區財政投入4000多萬元,已有100個村建成了“五個一”陣地,農村基礎條件、環境面貌發生了新的變化。今後區財政將會拿出更多的資金,用於農村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促進農村面貌的整體改觀。四是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把農村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範圍,構建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加大投入力度,全面落實免除學雜費等政策,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不斷提高教育質量。五是鞏固提高農民的醫療保障水平。健全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北辰區目前人均籌資標準已經達到150元,並調整了報銷比例和封頂線,農民參合率達到96%。今後兩三年內人均籌資標準爭取達到200元,使全區19萬農民的醫療保障水平不斷得到鞏固和提升。六是健全社會救助和保障體系。完善農村“五保戶”和重病、重殘等困難羣衆的供養和救助方式,落實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進農民養老保障工作,在普遍實行養老補貼制度的基礎上,鼓勵有條件的村提高養老補貼標準,逐步擴大養老保險的覆蓋面。七是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和民主政治建設。增加財政對村級組織運轉經費的投入,每村每年達到8萬元。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深化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嚴格實行“五步決策法”,使村務公開全面真實,民主決策科學規範,民主管理紮實有序,民主監督切實有效。
主持人:聽衆朋友,您現在收聽的是《天津電臺“區縣書記訪談”》特別節目。今天走進直播間的是本市北辰區區委書記李文喜同志,請他談談北辰區新農村建設的相關情況。李書記,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重大歷史任務,也是一項系統工程,最後請您談一談爲實現北辰區2007年的目標,在具體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李書記: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我感到應注意把握好以下幾點。一是科學規劃,分類指導。堅持規劃先行,先規劃後建設,無規劃不建設。新農村建設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有主觀隨意性,要因地制宜、量體裁衣、突出特色、循序漸進。要在全區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指導下,制定完善各鎮村建設詳規,履行必要的程序。規劃一經確定,就要嚴格執行,避免無序和重複建設。要針對各村地理位置、經濟基礎、產業發展等各方面的差異性,緊密結合實際,因村制宜進行指導和推動,力戒形式主義、形象工程、樣板工程。建設新農村不是把房子刷一遍、街道搞平整、栽上幾棵樹就行了,不是拆了舊房蓋新房,毀了舊村進新村。一定要量力而行、實事求是、積極穩妥。要把發展生產、增加收入、施惠於民作爲着力點,這是新農村建設的根本所在。二是動員農民,廣泛參與。建設新農村,農民是主體。建設什麼樣的新農村,怎麼樣建設新農村,要充分聽取農民意見、尊重農民意願。要廣泛宣傳和動員羣衆,充分調動羣衆建設新農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統一思想,形成合力,使廣大農民成爲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三是典型引路,示範帶動。堅持抓好典型、以點帶面,在普遍組織推進的同時,選擇一些基礎條件較好、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村,作爲新農村建設示範村給予重點幫扶,加快發展和建設步伐,早見成效、早出成果。通過現場觀摩、交流研討等形式,及時總結推廣示範村的成功經驗,發揮典型引路和示範帶動作用。四是健全機制、齊抓共管。首先要加強區鎮黨委、政府對新農村建設的領導,實行領導包鎮包村責任制,形成有效的領導協調機制;第二要明確各有關部門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任務和責任,堅持各負其責、團結協作,形成有效的聯合推動機制;第三要動員各方面力量廣泛參與和支持,積極爲新農村建設獻計出力,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圍繞新農村建設進行投資開發,形成有效的全社會參與機制;第四要堅持以政府投入爲引導,以鎮村集體投入爲主體,多渠道吸引資金,加大對新農村建設的投入,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範圍,形成有效的資金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第五要建立科學的工作評價體系,形成有效的監督考覈機制,保證和促進新農村建設的順利推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