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天津海關派員到中海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海上平臺調研服務 |
2006年,濱海新區被納入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其發展也從城市發展戰略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這一年,天津口岸外貿進出口總值達到1018.8億美元,天津海關征收關稅和進出口環節稅淨入庫562.35億元,創歷史稅收新高,在全國海關中排名第二。數據顯示,2006年天津口岸外貿進出口總值是2003年的2倍多;2004年以來,天津海關的稅收從300億元、400億元到500億元,一年跨越一個百億,天津強勁的對外貿易活力從這組數據中可見一斑。
通關大提速
隨着天津地區跨國公司不斷增多,其生產物料全球調撥、生產“零庫存”等先進經營管理方式對口岸通關效率提出更高要求。進出口貿易的迅猛發展對口岸通關構成了巨大的壓力,也對天津海關的管理理念提出了新的挑戰。
2004年2月天津海關新老領導班子順利交替後,新任天津海關關長黃勝強就對海關工作提出了“提速、增稅、爭一流”的要求,隨後兩年,又把“穩步提高、和諧共進、健康發展”、“創業創新創優、做大做強做好”、“通關提速”列爲海關工作最爲重要的內容。
爲此,天津海關關領導帶隊深入企業調研,召開企業座談會,探討快速通關最優模式。天津海關相繼推出了海運貨物“提前報關、提前報驗、實貨放行”;空中貨物“空中申報、落地放行”;地面航班貨物“途中報送、貨到放行”以及快件貨物“當日快件,當日放行”等措施,有效縮短了貨物滯港時間,大大加快了口岸物流速度。在加強監管的同時,天津海關大力進行通關制度改革,積極建設現代化的電子口岸,以最大限度地滿足企業“高效率、低成本”的快捷通關需求。在進口業務激增和通關質量提高的條件下,2006年天津海關進出口7小時放行率分別爲87.4%和99.06%。
記者採訪天津三星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時,他感觸頗深:“我們公司一天的貨物週轉量大概是1億元人民幣,如果公司在24小時內不能完成原材料的進口、生產和出口,這1億元人民幣就給壓下來了。企業有多少個1億元能壓着不用呢?現在好了,我們可以當天通關、當天提貨、當天上線,24小時出口,真正實現了零庫存。”
目前,天津海關全關區通關現場實行24小時全天候通關,大力推行進口提前報關制度,改變傳統的進口貨到報關作業模式,海關憑電子艙單提前接受報關、提前辦結進口單證審覈手續。統計顯示,2006年天津海關進口申報至放行平均5.39個工作小時,比2003年快7小時;出口申報至放行平均僅1.17個工作小時,比2003年快1.3小時。
一封公開信
走進天津海關一樓報關大廳,一塊公告牌迎門而立,上面是天津海關在2004年3月發佈的《天津海關致廣大進出口企業和報關企業的公開信》。公開信中,天津海關向廣大企業鄭重承諾:牢固樹立服務意識,轉變工作作風,設法讓企業通關成本不斷降低,讓企業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護;每票貨物通關時間最長不超過7小時;發現海關工作人員作風拖拉、推諉扯皮等現象,請立即撥打關長監督電話,天津海關關長保證件件有回信,儘快解決或處理。爲保證履行承諾,天津海關設立了通關諮詢服務中心,負責及時聽取、答覆、協調解決進出口企業在通關過程中遇到的急事和難題。中心設立三年來,受理各類通關業務諮詢、投訴、舉報總計43773人次。
這種勇於公開承諾,主動把自己放在被監督位置的做法立竿見影。一封公開信讓海關關員的執法服務水平明顯提升。除此之外,從2005年開始,天津海關精心打造“四個一工程”,即“一點通全關區,不用跑第二處;一個窗口全可辦,不用找其他部門;一次性告知,不會退第二次;一次性全解決,不用跑第二趟”。“四個一”便民工程從根本上使海關的把關服務能力更強了,企業的通關速度更快了,也有力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繁榮發展。加大集中審單、屬地接放和網上支付、無紙報關等重點改革工程建設,不斷擴大登記驗放、集中審徵以及預歸類、預審價、預化驗等便捷通關措施的適用範圍,並下大力氣解決各類企業反映強烈的通關疑難問題,建立起服務企業的長效機制。
在天津航運中心海關報關大廳,一排西部海關窗口引人注目。天津海關在天津航運中心設立了專門的區域通關窗口:西安海關、烏魯木齊海關、太原海關、蘭州海關、銀川海關、鄭州海關、呼和浩特海關、石家莊海關。這些海關專門派員進駐天津海關報關大廳開展區域通關業務,實現了“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即“屬地申報,口岸驗放”,將天津港的功能延伸到西部內地。這在全國海關係統尚屬首創。
在當前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重要戰略發展期,天津積極發揮自己北方中心城市的輻射優勢、對外開放的窗口優勢和港口城市交通便利的優勢,爲周邊地區乃至西部開發服務;而在提供此類支持的同時,天津也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百年雄關助推濱海新區騰飛
3年來,天津海關積極支持天津海、空、郵港建設以及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和天津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並主動協助天津爭取到區港聯動試點、東疆保稅港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空客A320系列飛機總裝線等重要外向型經濟發展項目。2006年6月15日,天津海關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了天津海關研究制定的《天津海關“十一五”期間支持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若干措施》,規劃了天津海關從現在起到2010年,爲實現濱海新區“十一五”發展目標,將全面實施的“改革、促進、建設”三項工程助推濱海新區騰飛。
2007年初,天津海關召開關務會議,關長黃勝強提出“提質、增效、創一流”,這與前幾年提出的“提速、增稅、爭一流”、“創業創新創優,做好做大做強”等思路一脈相承。
天津海關是一個具有百年曆史的大關,海納百川造就了昔日的輝煌。在“依法行政,爲國把關,服務經濟,促進發展”工作方針的指導下,天津海關堅持從嚴治關,強化管理,整合創新,開拓進取。天津海關通過一流的通關服務,一流的通關速度和一流的通關質量,努力營造一個與國際貿易發展大趨勢相適應的公平、公正、公開、高效的通關環境,向世界展示中國天津的良好形象,爲促進天津經濟騰飛做出自己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