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從天津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瞭解到:本市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與往年相比出現五大變化:就業主渠道變爲民營企業;應屆畢業生薪酬價位下跌近半;彈性就業比例上升一倍多;高校畢業生進場求職數量首超下崗失業人員;一次就業轉向先就業後擇業。
統計資料顯示:國有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由2003年的46.2%下降到2006年的20%;同期在民營、集體企業從業的,由18.2%提高到65.1%;應屆高校畢業生薪酬價位由前幾年的平均2500至3000元,降到1500元左右;彈性就業比例由2003年的4%上升到2006年的8.5%。2006年勞動力市場求職情況顯示,下崗失業人員進場求職由2003年的50%下降到2006年的24.1%,而高校畢業生由18%上升到31%,首次超過了下崗失業人員求職數量。與此同時,大部分畢業生由一次就業到位轉向先就業、後擇業。
面對今年大學生集中就業高峯的形勢,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採取建立100家青年見習基地等多項舉措,爲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搭建“快速路”。
年內建百家青年見習基地
記者今天上午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獲悉,今年,本市將通過建立服務聯盟、提高青年的職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完善扶持政策等多項舉措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其中,作爲今年市政府改善城鄉人民羣衆生活20件實事之一的建立百家青年見習基地工作,目前已經全面鋪開,將成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快速路”。
據悉,本市今年將建立服務聯盟,搞好供需對接,充分發揮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平臺作用,建立校企聯盟,實現應屆畢業生與用人單位提前對接,年內將新發展校企聯盟400家,總數將達到2700家。根據高校畢業生專業設置和求職意向,有針對性地採集就業崗位信息,舉辦招聘專場,開展送崗位進校園等專項活動,提高供需雙方洽談成功率。
今年,本市還將繼續推行高校畢業生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雙證書”試點院校總數擴大到43所,畢業生持“雙證書”率將達到60%以上。通過優惠政策,鼓勵社會上的企業單位提供見習場所,使青年見習基地增加到100家,達到年吸納2萬人見習的能力。通過見習提高技能,積累工作經驗,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對在見習基地見習的畢業生將按照最低工資標準的70%給予生活費補貼和綜合保險補貼,解決畢業生見習期間的生活問題。
到企業見習態度是關鍵
隨着本市青年見習基地建設的全面展開,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有關專家建議,高校畢業生不妨到青年見習基地去積極見習,爲自己今後順利就業創造有利條件。見習的大學生還應該把心態擺正、從小事做起,快速融入企業文化,以得到最大的收穫。
據有關專家介紹,高校畢業生見習其實是走向就業的一個緩衝階段,絕大多數企業都希望通過見習的表現來考查學生,並從中篩選到自己滿意的員工。見習也可以使大學生了解企業的實際運作,提前鍛鍊自己的職業素質,爲自己的簡歷增加含金量,爲成功踏上就業之路做好準備。
專家指出,大學生到青年見習基地見習時,因爲缺乏經驗,很難脫穎而出,但工作態度卻是顯而易見的,也是非常關鍵的。見習者必須清楚自己的主要目的不是爲了賺錢,而是爲了培養、鍛鍊工作能力。如果實習機會難得,甚至不要報酬也可以。在見習期,見習者還要學會自我管理,碰到問題時要堅持不懈,必須樹立從小事做起的意識,能從小事做起的見習者往往能給企業留下良好印象。另外,對人對事大氣、有心胸的人,往往會得到公司、部門的青睞。
失業畢業生有專人幫扶
記者今天上午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獲悉,今年,本市將發揮遍佈全市的四級公共就業服務網絡平臺作用,通過完善扶持政策,重點幫扶未就業畢業生實現就業。
據瞭解,今年,本市將充分發揮遍佈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網絡作用,促進畢業生就業。各區縣勞動保障部門將組織勞動保障協管員,向轄區內已進行失業登記的大中專技校畢業生提供政策諮詢,使他們瞭解促進就業的相關政策措施。採取入戶發放就業服務聯繫卡,建立定期聯繫等服務制度,對就業困難對象實施“一對一”重點幫扶。將歷屆未就業的畢業生及零就業、單親、低保家庭中的登記失業大中專技校畢業生納入重點幫扶範圍,建立專門服務檔案,確定專人負責,制定幫扶計劃,落實相關政策,幫助其儘快就業。各級各類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對靈活就業或在非公有制單位就業的大中專技校畢業生,將爲其提供檔案託管、社會保險接續、戶籍手續辦理等全方位服務。
此外,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將完善扶持政策,對進行失業登記的大中專技校畢業生,免費提供職業介紹、職業指導、職業培訓、技能鑑定等就業服務。鼓勵其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對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給予小額貸款支持,提高他們的創業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