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國內 > 國內要聞 正文
關鍵詞:
 
最新新聞排行
· 端午節高速公路不免費 擇時擇路安全出行
· 澤連斯基:烏克蘭承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兩個國家
· 天津市125個增發國債項目全部開工 提前一個月達到國家要求 資金支付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 國家安全機關又破獲一起英國秘密情報局重大間諜案
· 便民提示:三條公交線路有調整 市民出行請注意
· 本周天津將頻繁出現陰天天氣 端午假期晴熱為主
· 【中國網評】巴以衝突不能無限繼續,停火止戰刻不容緩
· 持續亮劍再查隱患 全市第二次集中夜查清理違規電動自行車4533輛
· 揭開一個井蓋的『前世今生』 天大校友發現奇怪井蓋 各地網友聯手『科學研究』
· 文化中國行|古長城綻放新『芳華』——采風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天津段)建設
 

重慶開縣雷擊事件:是天災也是人禍(組圖)

http://www.enorth.com.cn  2007-05-25 23:30
 

 

  全國省會城市中年雷暴日最多達134天

  大家都知道,雷電災害是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就像有些人發誓詛咒的時候就常常說,天打雷劈,可見雷電的威力人人都害怕。尤其到了夏季強對流天氣來臨的時候,風雨交加,電閃雷鳴,更容易發生雷擊事故,造成重大損失。那麼,雷電災害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呢?

  雷電蘊含着無限的能量,劃破長空,震撼大地。第一個近距離接觸雷電的人是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他冒着雷電致命的風險,用絲綢手帕做成一支大風箏,並且將它放飛上了陰霾的天空,用麻繩作爲風箏線,繩下端掛着一個銅鑰匙,當雷電交加,大雨傾盆的時候,他終於感受到了一股來自天上的強烈電振,他高聲狂呼:我受電擊了,他用實驗證明了雷電不是上帝發怒,而是一種科學現象。

  中國氣象局氣象專家陳善敏:“我們知道雲是由水滴組成的,它在形成過程當中,水滴會上下地翻滾,翻滾過程會互相碰撞,就會產生電荷。當這個電荷集聚到一定量的時候,就要釋放,釋放的話,它有的時候,雲和雲之間,就會互相放電。”

  雷電作爲一種放電現象,它體現爲一種巨大的不可抗拒的能量,當大氣中正負電荷相互中和,出現耀眼的閃光,這就是放電現象。閃電的形狀千奇百怪,有的像機車狂舞,有的分杈猶如樹木根鬚,由於閃電通道內的電弧高溫可達三萬度,可使周圍空氣激素膨脹,熱消失後又冷卻,使空氣極速收縮,引起了劇烈的有聲振動,於是就有了我們聽到的雷聲。

  中國氣象局氣象專家陳善敏“由於衝擊波,除了有電光以外,還有衝擊波,衝擊波就會有聲音,所以就會有雷聲,這就是簡單的一個雷電產生的原因。”

  當溫度降至零度以後,雲滴可以凍結成冰粒,會有水蒸氣直接凝華冰晶,最後增長成雪花,這便是熱對流形成的雷雨雲。在較暖季節裏,當強大的冷空氣,突然侵入熱空氣地帶時,由於冷空氣較重,因此處於暖空氣的下面,排擠暖溼空氣,並使暖空氣上升至高空形成雷雨雲,由於冷空氣來勢很猛,這種雲往往是更強的雷雨雲。

  中國氣象局氣象專家陳善敏“就是雲當中積累的大量電荷,就要卸放,卸放到地面上。”

  據資料統計,在全球範圍內,每一時刻同時有1500至2000的雲暴,根據衛星統計,全球每分鐘約發生300次左右的閃擊,其中雲閃和地閃之比在中緯度約爲2.5:1,一次雷電產生的巨大聲波,可以殺死空氣中的細菌和微生物,使空氣變得潔淨起來,有利於我們的健康。雷電還能產生臭氧,我們都知道臭氧是地球生物的保護傘,它可以吸收大量的紫外線,顯得生物遭到紫外傷害。另外雷電還能振鬆土壤,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然而一次閃電產生的能量非常大,就是一箇中等程度的閃擊,耗散的功率也有10萬千瓦,相當於一個小型核電站的輸出功率,如果這些雷電活動一旦對大地產生放電,便會引起巨大的熱效應,電效應和機械力,而造成破壞和災難。

  中國氣象局氣象專家陳善敏“雷電是一個很嚴重的自然災害,國際上有一個國際減災十年,他列了十大自然災害,這個雷電就在其中,它和颱風、暴雨、地震、滑坡、泥石流啊這些都並列成爲十大災害之一。”

  隨着城市建設速度大大加快,一座座高樓如雨後春筍般平地而起,高聳入雲,城市磁場也因此發生變化,使得雷電對人們日常生活影響日益明顯。1989年8月12號,山東皇島油庫突遭雷暴襲擊,導致起火爆炸,整個油庫區成了一片火海,大火燃燒了104個小時,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和巨大的經濟損失。來自中國氣象局的數據表明,僅1997年就在廣東省發生雷擊事故145案,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億元,間接經濟損失在5億元以上。

  中國氣象局氣象專家陳善敏“雷電是一個很嚴重的自然災害直接會打到人畜和建築物上,會把人畜被雷擊擊死、擊傷都會產生,打到建築物上會把建築物損害了。”

  銀行是近年時常遭受雷擊的地方,原因是銀行採用微機聯網,由於微電子產品,普遍絕緣強度低,過電壓耐受力差,一旦遭受雷擊,輕則程序混亂,重則將微機損壞,與微機一樣,通訊也是近年雷擊襲擊的新目標,其原因一是電話數量增多,二是通訊設備先進之後承受力隨之減弱,過去使用的元件,耐受能量爲一個焦耳左右,而進的元件只是過去元件耐受能力千萬分之一。

  中國氣象局氣象專家陳善敏“最近隨着這個科技的發展,這個電子設備特別多了,特別是微電設備特別多了,微電設備受到雷電脈衝的影響,就會把這些設備燒壞了,這樣也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雷電危害可以分爲直擊雷、感應雷和雷電波侵入等,避雷針只能有效地防護直擊雷,而由強大電磁場產生的感應雷和電磁脈衝電壓,卻能沿天線、電源線、電話信號線潛入室內,破壞電器設備。

  中國氣象局氣象專家陳善敏“由於雷電卸放以後,它就會造成一種跨步電壓,這跨步電壓怎麼形成的呢,就是在這個雷擊下瀉的時候,它的周圍會有一定的,這個電壓場,電壓場不同,兩個腳步之間就會有電壓差,電壓差當中就會有電流產生。”

  當出現雷暴時,雷電造成的人身事故也時有發生。

  中國氣象局氣象專家陳善敏“雖然你沒有捱到這個牆,或者沒有捱到卸放的地點,它這個雷電電流就是把空氣擊穿了,因爲你人是很好的導體,它就雷電電流從你身上就流過去了。”

  雷電災害是最嚴重的十種自然災害之一。全球每年因雷擊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不計其數,導致火災、爆炸、信息系統癱瘓等事故頻繁發生,衛星、通信、導航、計算機網絡,乃至到每個家庭的家用電器都會受到雷電災害的嚴重威脅。我國雷暴活動也十分頻繁,全國有21個省會城市,雷暴日都在50天以上,最多達134天。隨着經濟社會發展和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城市建設高層建築,和電子信息系統應用的日益增多,雷電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及社會影響也越來越大,做好防雷減災工作,不僅是安全生產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也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保障。

  氣象專家介紹,在當前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像雷暴這種極端天氣出現的頻率、強度都不斷增加,從我國近30年的氣象資料看,雷電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事故日益嚴重,具有發生頻次多、範圍廣、危害嚴重、社會影響大的特點。中國氣象局統計,僅2006年,全國就發生雷電災害近兩萬起,其中,傷亡事故759起,造成717人死亡, 640人受傷,全年因雷擊引起的火災或爆炸事故234起,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超過6億元。數字不小。雷電災害已成爲危害程度僅次於暴雨洪澇、滑坡塌方的一大氣象災害。

稿源 CCTV《經濟半小時》 編輯 鄭津
國務院高度重視重慶開縣學生遭遇雷擊事件(圖)   07-05-25
呢稱: 輸入答案:
 精彩圖片
 北方網精彩內容推薦
·財經頻道 ·體育頻道
新股申購:山東如意(002193) 武漢凡谷(002194)
新股中籤:中國中鐵首發A股網上發行中籤結果
張道達:老法師看盤 等待決定性一刻(11月26日)
天津新20項重大工業項目陸續啓動 總投資1088億
天津福利彩票雙色球全國開獎公告第2007138期
續談雅帥 歐洲選外援 泰達加速新賽季準備工作
盧彥何楊吳澤上榜 泰達一線隊掛牌名單增至七人
易建聯"撿"1個籃板保證勝小牛 贏回小K教練信任
火箭狂勝掘金止住連敗 姚麥發威祕訣賽前"密談"
世預賽20強抽籤揭曉 中國不幸進入“死亡之組”
·科技頻道 ·娛樂頻道
考古專家“破獲”7000年前少女遇害案
“中國第一幅月圖”完美亮相(圖)
月球“玉照”將公佈 中國航天測控獲四大突破
受詛咒寶石在英國展出 歷任主人連遭噩運(圖)
科學家揭開雄性進化更快之謎:遺傳方式簡單
蔡少芬陳法蓉買傢俱築愛巢 斷背戀情曝光(組圖)
《南京!南京!》劇照曝光 女主角秦嵐自嘆賠錢
小S再產一女 小Lily像極了小S小時候
亂彈《色,戒》——無人不冤 無情不孽
小S生完嘴饞 黑人范瑋琪帶甜甜圈探望(圖)
關閉窗口
 
無標題文檔
天津民生資訊
天氣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訊 二手市場
空氣質量 天津股票 廣播節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領 股市大擂臺 天視節目 每日房價
熱點專題
北京奧運聖火傳遞和諧之旅 迎奧運 講文明 樹新風
解放思想 乾事創業 科學發展 同在一方熱土 共建美好家園
200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 《今日股市觀察》視頻
北方網網絡相聲頻道在線收聽 2008高考招生簡章 復習衝刺
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問題解答
帶你了解08春夏服飾流行趨勢 完美塑身 舞動肚皮舞(視頻)
C-NCAP碰撞試驗—雪佛蘭景程 特殊時期善待自己 孕期檢查
熱點新聞排行 財經 體育 娛樂 汽車 IT 時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