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國家『制俄』聲音在增強
編輯:俄認為,北約國家是在以不批准該條約作為向俄施壓、保障自身軍事優勢的政治籌碼,該做法與其一貫的『弱俄、防俄、遏俄』政策一脈相承。
章念生:實際上,無論在北約還是歐盟,最近『制俄』的聲音在增強,且有日益『明朗化』跡象。一位原華約成員國駐布魯塞爾外交官對記者說,美與波、捷之間討論部署導彈防御系統一事浮出水面後,俄一直設法在做相關國家的工作,但得到的回應是:『不管你們作何反應,我們都不在乎。』足見這些國家『反俄』決心之強。面對如此情形,要讓北約成員國批准該條約顯然不現實。
於宏建:俄已明確表示,俄將考慮中止履行條約的可能性。俄第一副總理伊萬諾夫日前表示,北約國家沒有批准《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這一文件實際上並未生效,只有當其他有關國家開始執行條約中規定的義務時,俄纔會恢復執行該條約。此外,《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規定,可以暫停執行這一文件中規定的義務,所以俄羅斯的做法也無可非議。
俄羅斯圖-160戰略轟炸機(資料圖片)
俄羅斯展示其軍事威懾力
編輯:俄近來采取了一系列引人關注的舉動:先後宣布增加軍事預算和計劃在未來兩三年為『白楊—M』導彈系統配備新的分導彈頭和能夠突破導彈防御系統的裝置,接著又於5月29日成功試射了兩枚新型導彈,其中包括一枚據說能穿透任何導彈防御系統的RS—24多彈頭洲際彈道導彈。英國《泰晤士報》的一篇文章認為,這是俄與美歐叫勁,是『冷戰結束以來俄與西方最嚴重的對抗』。
於宏建:此間有分析認為,面對美國在歐洲部署導彈防御系統以及北約國家遲遲不批准《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如果俄不采取應對措施,那麼俄羅斯整個歐洲部分的領土安全都將受到威脅。在這一背景下,俄宣布暫停執行這一條約和不斷加強軍事應對,某種程度也是提昇其軍事威懾能力的一個必然選擇。
章念生:由於《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被稱為歐洲安全的『基石』,俄這些強硬表現已引起北約國家的嚴重不安。一旦俄真的退出該條約,重新開始注重軍備,則歐洲大陸再陷軍備競賽並非天方夜譚。俄與美國及北約成員國都深知該條約對歐洲安全格局的重要性。美俄首腦最近將有兩次直接會晤的機會,一是在6月6日至8日的八國峰會,二是7月1日至2日普京應邀訪美期間,估計雙方領導人將會就導彈防御系統和《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展開討論。不過,美俄之間能否真正談出實質性成果,還有待觀察。對於俄主張召開該條約締約國特別會議的提議,有關國家也迅速做出了回應。作為條約存放地的荷蘭已於29日確認,會議將在15天內舉行;根據輪流原則,會議由盧森堡主持,但具體時間和地點尚未確定。美國國務院的一位發言人也表示,《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對國際社會用處很大,如果此會召開,美將樂意出席。(人民日報駐俄羅斯記者於宏建駐比利時記者章念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