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填報志願涉及的基本概念
1.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高等學校向社會公佈有關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其開展招生工作、錄取新生的重要依據,也是高校依法招生的載體。高等學校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教育部有關規定製訂。高等學校的主管部門依據國家有關法律和招生政策規定對招生章程進行審覈。
招生章程的主要內容包括:高等學校全稱、校址(分校、校區等須註明)、層次(本科、高職)、辦學類型(如普通或成人高等學校、公辦或民辦或獨立學院、高等職業學院等)在天津市招生計劃數及有關說明、專業培養對外語語種的要求、招收男女生比例、身體健康狀況要求、錄取規則(如有無相關科目成績或加試要求、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辦法)、學費標準、頒發學歷證書的學校名稱及證書種類、聯繫電話、網址,以及其他須知等內容。
市高招辦將在津招生的高等學校招生章程彙編成冊,並向社會公佈。
2.錄取批次。市招生委員會依據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以及招生院校的辦學水平、坐落區域、近年來招生情況等因素,爲方便招生錄取和考生選擇院校,對在津招生院校在錄取過程中所劃分的錄取順序和範圍。今年本市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共劃分爲六個批次九個階段進行,錄取的順序爲:提前錄取本科院校、本科一批院校、本科二批A階段院校、本科二批B階段院校、本科三批A階段院校、本科三批B階段院校、高職(高專)提前院校、高職(高專)A階段錄取院校、高職(高專)B階段錄取院校的順序進行錄取。
各批次間的錄取互不交叉,上一個批次錄取結束後,下一個錄取批次再開始。每個批次內的錄取按照志願順序進行,參加本批次錄取的所有招生院校第一志願錄取全部結束後,再進行本批次第二志願的錄取,依次進行,直至本批次內所有志願全部錄取結束。
3.加分投檔。是指根據國家和本市的有關規定,對符合照顧政策的考生,在其高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加分後向其所報考招生院校投檔的過程。加分投檔情況主要包括:市級優秀學生、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的市級優秀學生幹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曾兩次或兩次以上的市級三好學生(其中一次須是2006--2007學年度)、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獲得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省賽區一等獎以及全國決賽一、二、三等獎者、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含全國青少年生物和環境科學實踐活動)、“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及全國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一、二等獎者或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在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國際環境科研項目奧林匹克競賽中獲獎者以及自謀職業的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軍區(含)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
4.降分投檔。是指根據國家和本市的有關規定,依據招生院校提出的調檔要求,對符合照顧政策的考生,在招生院校調檔分數線下適當降低分數進行投檔的過程。
降分投檔情況主要包括: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參加重大國際體育比賽或全國性比賽取得前六名、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獲國家二級運動員(含)以上稱號的應屆考生,烈士子女,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和臺灣省籍考生以及少數民族考生。
5.同等優先。是指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錄取時,在同等條件下具有被招生院校優先錄取的照顧政策考生。主要包括: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獲市級三好學生或區級優秀學生幹部稱號的應屆高中畢業生;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獲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省賽區二等獎者;相關科目或平時成績特別優秀的應屆高中畢業生;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參加全國藝術類比賽(如獨唱、獨奏、繪畫等)個人單項獲一、二、三等獎的應屆高中畢業生;退出部隊現役的考生;殘疾軍人、因公犧牲軍人子女、一級至四級殘疾軍人的子女,駐邊疆國境的縣(市)、沙漠區、國家確定的邊遠地區中的三類地區和軍隊確定的特、一、二類島嶼部隊現役軍人的子女;殘疾人民警察、因公犧牲人民警察子女、一級至四級殘疾人民警察子女和回國工作的高層次留學人才子女。
6.按大類招生。是近年來一些高校採取的新的人才選拔培養模式。在這種招生方式下,高校將相同或相近學科門類,通常是同院系的專業合併,按一個大類招生。通過該方式錄取的學生在本科階段前兩年統一學習基礎課,大三時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雙向選擇的原則再進行專業分流。按大類招生分兩種模式:一種是高校普遍採用的“按院系招生”,在同一院系中,不分專業,只按院系大類填報志願;另一種模式則是一些高校“基地班”或一些特殊實驗班招生。
按大類招生對考生報考有三個益處:第一,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考生填報專業志願的盲目性,學生在入學後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生活,瞭解大學、學科、專業,發現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再選擇專業方向將更符合學生的利益。第二,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專業選擇空間,考生雖然只填報了四、五個志願,實際上卻可能涵蓋了十多個甚至幾十個具體專業。第三,延遲了專業選擇時間,從而能夠相對準確地預測和了解畢業時國際和社會發展的趨勢,專業的選擇能夠更加適合社會需求。
7.中外合作辦學。是指外國教育機構同中國教育機構在中國境內合作舉辦以中國公民爲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機構的活動。中外合作辦學要符合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保證教育教學質量,致力於培養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各類人才。國家承認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頒發的外國教育機構的學歷、學位證書。其收費標準高於國內同層次辦學機構收費水平。通常採用的方式爲2+2模式或聘請外籍教師到國內教學等模式。考生可根據自己的家庭經濟狀況、外語水平等因素來確定是否報考。
8.軟件工程專業。是指培養具有良好科學素養,能較系統和深入地掌握計算機科學技術基礎和軟件工程專業知識和工作技能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全國許多知名大學均設有軟件工程專業,其收費標準與其他專業不同。考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志向、家庭經濟狀況等因素來確定是否報考。
9.專業級差。是院校在安排考生錄取專業時,按招生章程中公佈的一個或幾個分數值,來確定選報不同專業志願考生的錄取專業,這種分數值就是所謂的“專業級差”。當考生報考的院校第一專業志願不能被錄取時,將其高考成績減去某個分數值後,再與報考第二專業志願的其他考生成績進行排序比較,確定其是否可以被該專業錄取,其他專業志願的錄取以此類推,專業志願越靠後,考生要減去的分數值就越大。因此,考生在報考按專業級差方式進行錄取的招生院校時,須慎重選報專業志願和排列順序。
10.專業清。是指招生院校在安排進檔考生專業時,按照考生報考的專業志願順序依次錄取,專業志願靠前的優先錄取,各專業志願之間的專業級差設爲無窮大。這種模式的特點是:重視考生的專業性向,保護考生的專業志願。在這種模式下,相對高分考生被退檔的可能性較大。因此,考生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報專業志願及排列順序。
11.分數優先。是指招生院校根據進檔考生的分數高低進行專業安排,即按投檔總分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滿足考生的專業志願。這種模式的特點是保護相對高分考生,最大限度地滿足高分考生的專業志願。在此模式下,相對高分考生被退檔的可能性較小。因此,考生報考該類院校的策略爲,按照自己喜好程度安排專業順序,最喜歡的專業放在第一順序位。
12.不宜報考和專業限報。不宜報考是指依據國家體檢指導意見,考生所患疾病或因身體存在的缺陷不適合就讀的專業。專業限報是指依據國家體檢指導意見和招生院校招生章程的相關要求,對一些具有特殊性要求的專業,在考生身體素質和健康方面所做的規定。如視力、色覺、聽力、內臟器官、身高等。因此,考生填報志願時要特別注意體檢大夫做出的體檢結論。
13.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是指市招生委員會依據報考考生的高考成績和每一批次院校的招生計劃數,分文、理兩類,按照考生考試成績和招生計劃的一定比例,分別確定的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標準。根據天津市招生委員會的規定,我市將劃定四條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即本科一批錄取控制分數線、本科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本科三批錄取控制分數線和高職高專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14.平行志願。所謂“平行志願”就是在錄取過程中不存在錄取先後順序的志願。爲增加考生的錄取機會,本市今年在本科一批的第三志願設置了3個平行院校志願,在本科二批A階段、B階段以及本科三批的A、B階段第三志願分別設置了4個平行院校志願。這些平行院校志願在錄取投檔時均沒有先後順序。
15.“大小年”現象。是指同一招生院校在相鄰兩年招生錄取的分數出現較大的波動,這種週期性變化現象稱之爲“大小年”。出現這種現象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考生主觀的從衆行爲,也有招生院校調整招生計劃、招生專業、更改校名等客觀因素。出現此種現象的招生院校還是比較少的。因此,建議考生要認真分析收集的各種信息,與招生院校進行溝通和諮詢,正確判斷髮展趨勢,填報好個人志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