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填報志願的熱點話題
1.確定自己的相對位置——是填報高考志願的關鍵
填報高考志願時,考生首先要給自己進行正確定位。通常的做法是考生根據自己平時學習情況和高三階段模擬考試的排名情況、考生所在學校在區縣和全市所處的位置以及所在學校各層次學生近年來在高考各批次錄取的比例等因素來評估自己的高考成績,並結合自己的發展趨勢,實事求是地確定自己所處的相對位置。然後,結合《招生計劃》、《統計資料》和《章程彙編》等提供的相關信息,確定自己大致可以報考哪一批次、哪一類院校和專業。近年來,一些考生儘管其考試成績已經超過了所報院校的同批分數線,但未能達到所報考招生院校的錄取分數線,從而失去了升入理想大學求學的願望。其原因絕大多數是因爲由於自身定位不準所致。由此可見,恰如其分地給自己定位既是填報好高考志願的出發點,也是歸結點。
2.選報好每一批次的第一志願——是填報志願的核心
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是分批次進行的,上一批次的錄取工作全部結束後,下一批次的錄取工作才能開始,各個錄取批次之間互不交叉。而每一個批次內的錄取又是按照院校志願順序依次進行的,各招生院校第一志願全部錄取結束後,再進行第二志願的錄取工作,然後依次進行,直至本批次內院校順序志願全部錄取結束。各志願之間互不交叉(平行志願除外)。去年我市本科一批第一志願錄取率高達94.54%,其中,文史類爲95.28%,理工類爲94.34%。本科二批第一志願的錄取率爲85.71%,其中文史類爲93.13%,理工類爲83.41%。由此可見,招生院校錄取的新生絕大多數是錄取的是第一志願考生。所以,選擇好每一錄取批次的第一志願就顯得極爲重要。
當然,填報第一志願很關鍵,但並不意味着可以放棄二、三志願。這些志願的作用大小,很大程度取決於考生所填報的志願方案中,同一批次第一志願與第二、第三志願是否存在從高到低、由"熱門"到“冷門”、名牌到非名牌、大城市到邊緣地區降冪排列的“梯度”。如果關係處理的得當,第二志願、第三志願同樣也會發揮作用,並將會大大提高志願的有效性,增加考生的錄取機會。
3.處理好各種相關信息——是填報志願的重點
絕大多數的考生是第一次參加高考,對很多情況不瞭解,因此必須廣泛收集一些高考信息,建立自己的高考信息庫。這些信息主要包括:高考的政策和規定,各招生院校的專業設置、辦學條件、師資力量和錄取規則、錄取情況等。獲得信息的渠道主要有:《統計資料》、《章程彙編》、招考資訊網、各招生院校網站及本市的新聞媒體等,但不要受社會上各種不準確信息的誤導。
收集信息是填報志願的重要一環,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正確處理和分析已有的各種信息,並據此做出正確的判斷則是重中之重。瞭解近年來各院校的招生情況,是爲了在不同報考方案中選擇出最適合自己情況的報考院校,考察招生院校近年來招生情況是否穩定,是否存在週期性變化等,爲選擇招生院校奠定基礎。要充分利用《統計資料》提供的信息,根據近三年來各招生院校錄取分數線、平均分分別與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相對差值,選擇適合自己的招生院校。瞭解招生院校的辦學條件、師資力量是爲了深層次掌握招生院校的辦學水平以及招生院校開設專業的真正內涵和就業狀況等。瞭解高考政策規定、體檢標準和招生院校的錄取規則,是爲確定報考專業奠定基礎,不同的院校在專業安排辦法上是不同的,不同的專業對身體條件的要求也是存在差異的。
五、填報志願需處理的幾個關係
1.家長意願與考生志向的關係。高校的教學活動是分專業進行的,所以考生選報的專業可能會對自己以後的擇業和從事的工作有一定的影響。由於家長對此也格外關注,不經意間,往往將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子女,而忽略了考生本人的志向,這是不可取的。建議家長要客觀、冷靜、全面、系統地分析考生高中階段的總體情況,期望值不要過高。在充分尊重考生的興趣與志向,與考生平等溝通和交換意見的基礎上,全家共同協商填報高考志願。
2.本市院校與外埠院校的關係。從招生計劃數看,外埠院校的招生計劃數佔計劃總數的半數左右;從招生院校的所數看,外埠院校的比例佔全部在津招生院校的90%以上。因此,考生填報志願時應綜合考慮,採取內外適當兼顧的原則,不要過於重招生院校的地理位置,而忽略招生院校的學術水平、教學質量、就業去向等多種因素。近年來,考生“扎堆”報考本市院校和“熱門”地區院校的情況時有發生,使這些院校錄取分數大幅升高,致使一些考生可能會因此失去一些錄取機會。在本科一批B類院校、本科二批A階段和B階段第一志願報考外地院校的考生,如果院校線上生源不足,還可以享受降10分投檔的照顧政策,這項政策爲積極考慮外埠本科院校志願的考生提供了機會。希望廣大考生既積極考慮本市院校,又充分照顧外地院校,既積極考慮坐落大城市的高校,也充分考慮大城市以外的高校。
3.院校與專業的關係。既能選擇填報自己想往的院校又能選擇填報自己喜歡的專業,當然是比較理想的,也是我們共同的願望。然而,許多考生總是要面臨在理想的院校和專業之間選擇的矛盾,是院校志願重要還是專業志願重要?對於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關鍵在於考生本人的志向和愛好。從近年來的實踐看,處理這種關係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考生利用地域差別,選擇院校坐落地點相對遠一些,如西南、西北、中南等地的名牌高校,較好地解決了院校與專業之間的矛盾。二是考生將依據院校排名報志願深化爲依據專業排名報志願,從深層次上解決問題。因此,建議考生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
需要提示考生的是:目前高校教育改革逐步從培養單一型人才向培養複合型人才轉移,高校的專業設置也在不斷調整,新增專業很多,原有專業不斷髮展和完善,而且有些高校在招生時已不再分具體專業,而是按大類進行招生。因此,考生在選報院校和專業時一定要結合個人的成績,不可固執一端。
4.熱門與冷門的關係。要客觀對待冷、熱門院校(專業),熱門院校裏有冷門專業,冷門院校也有熱門專業。今年錄取爲熱門專業,四年畢業後也許成爲冷門專業,關鍵是要看自己的興趣和今後的發展志向。
5.個人願望與服從志願的關係。考生的志願充分反映了個人的意願,但是否填報服從志願則是考生不能忽視的重要內容之一。在今年的志願表中,每個院校志願中都設置了專業服從志願選項,其往往被一些考生忽視。在近幾年的錄取工作中,有些考生的成績已經達到了院校的錄取線,但由於未達到所報專業的錄取分數,又未填報專業服從志願而被院校退檔,失去了錄取機會,十分可惜。因此,建議考生積極填報專業服從志願,增加錄取機會。
6.院校第一專業志願與二、三專業志願的關係。同一院校志願的各個專業間也應有“坡度”,特別是要注意有些招生院校錄取工作中安排專業時採用分數級差的方式。在以往錄取中,有的考生其成績高於所報考院校的最低錄取分數,但結果卻未被錄取,原因是所填報的專業錄取分數都比較高,其成績並沒有達到所填報專業的要求,又不服從專業調劑,形成通常所說的“專業死檔”。
7.體檢結論與專業限報的關係。在選報專業時,部分考生因身體條件的原因是受限制的,考生體檢時體檢醫生已經做出了明確的結論,已經亮出了報考的“紅燈”,但仍有考生在選報志願時,存在僥倖心理,偏要硬闖限報“紅燈”。然而,近年來的實踐證明,考生達到了學校的錄取分數要求,由於身體限報也無法被招生院校所錄取,寶貴的選擇機會被白白的浪費。
以上情況和建議希望能夠對廣大考生和家長填報志願有所參考有所幫助。衷心祝願廣大考生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考取理想的高等學府,回報國家、社會、學校和家長多年來的關心、支持、教育和幫助。同時,市高招辦再次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在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中,將嚴打中介詐騙、防範和嚴懲高校體制外招生,嚴禁任何高校委託任何個人或中介機構組織參與招生。所有在津招生院校的招生計劃都將通過《統計資料》、《章程彙編》和《天津教育報(招生考試導刊)》予以公佈,否則一律不安排招生。不要輕信各種謠言,謹防上當受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