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今後這個‘中華自行車王國’內的一切都應該和自行車有關,比如飯店的窗子都應該是輪形的。”談起今年3月啓動的武清區“中華自行車王國”產業園建設項目,天津市自行車行業協會理事長龔孝燕顯得十分興奮,她說這是圓了所有自行車人的一個夢。
記者瞭解到,“中華自行車王國”產業園建設項目的招商工作自今年3月20日正式啓動以來,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截至目前,已有包括臺灣捷安特、建大在內的十餘家自行車生產、配套企業對園區進行了實地考察,並已達成初步投資意向,預計投資規模將超過20億元。
按照規劃,該項目包括自行車先進製造業聚集區和自行車現代服務業聚集區兩部分。自行車先進製造業聚集區設置了新材料加工製造區、高端零部件加工製造區、國際品牌自行車製造區、自行車相關產業區等四個子區,其中鎂材料自行車的研發和製造是其中一個亮點。自行車現代服務業聚集區包括自行車職業學院、產業孵化中心、運動中心、自行車博物館、主題公園、會展中心、物流中心。
龔孝燕說,作爲中國第一輛自行車的誕生地和全國最大的自行車生產基地,我們對自行車文化的挖掘還不夠,而自行車博物館、科技館的建設必將不斷完善我們的自行車文化,促進整個自行車行業的發展。據介紹,“中華自行車王國”將組織環渤海地區的自行車大賽。“作爲一個自行車生產基地,組織舉辦運動大賽當然是錦上添花。”
天津“飛鴿”自行車的由來
1936年,日本退伍軍官、財閥小島和三郎在天津第四區小孫莊靠近周公祠的鹽坨地老閘口一帶劃線上樁,建起四五間廠房,裝備了百餘臺日本製造的舊機器,招募200餘名工人,掛起了“昌和工廠”的牌子(即天津自行車廠的前身),生產自行車車架、車圈、前叉等主要零部件,組裝生產“鐵錨”牌自行車,當時月產900輛自行車,是全國最早最大的自行車廠。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後,天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工業接管處派人接管了工廠,工廠直屬天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領導。1月底,在多方面的支持下,工廠全面復工。新中國成立後,該廠被正式命名爲“天津自行車廠”。1950年4月,天津自行車廠開展了“造新中國一代堅固、耐用、美觀、輕快的自行車”活動,20多名工人自願組成了試製組,他們拆解分析了荷蘭、日本、英國等國的名牌自行車,取其所長避其所短,認真研究,精心設計。1950年7月5日,10輛樣品車被製造出來。經過嚴格的技術鑑定、性能試驗和質量檢驗,新車性能優良、質量過硬。根據新車結實、輕快、漂亮的特點,工人們親切地稱它爲“飛鴿”,後來,上級有關部門也批准將這種車正式命名爲“飛鴿”牌。至此,新中國第一輛全部國產化的名牌自行車誕生了。1951年1月,“飛鴿”牌自行車成批投放市場。本報記者嚴洪偉
“中華自行車王國”產業園建設項目的招商工作今年3月20日正式啓動,這標誌着該項目已經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