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餘溫未退,距離發榜還有1周左右時間,而今年的高考復讀班已經提前“預熱”了。記者從各大高考復讀培訓機構瞭解到,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報名諮詢復讀的考生人數看漲,其中不乏高分復讀者。帶着兒子前來報名“高復班”的趙女士對記者說:“明年是我們最後一次機會了,2009年的高考將按照新課改教材出題,和現在的教材不一樣。”
據瞭解,今年不少考生和家長抱着“押寶”課改前高考末班車的心態,欲最後一搏。教育專家提醒準備復讀的考生和家長,一定要理性看待復讀,特別是上線考生,不要輕易放棄上大學的機會。若不切實際地一味追求高目標,往往會適得其反,錯失良機。
高分考生“自願落榜”
“考不上北大、清華就算落榜!”考生孫偉雖然估了600分左右,但依舊不顧親朋好友的勸阻選擇了復讀。如今,復讀不再是落榜生的專利,像孫偉這樣的高分考生爲了實現自己的“名校夢”而選擇“自願落榜”的考生,並不鮮見。
名校情結成高考“新獨木橋”
“現在遍地都是大學生,如果不是名校畢業,就業時根本沒有優勢。”一位考生家長分析得“條條是道”,“現在大學畢業就業壓力多大呀,非得上名校纔有好出路啊!”近年來,“學歷品牌化”使清華、北大等一流名牌大學,成爲衆多優秀生的“終極”目標,棄學復讀近幾年似乎成爲一種社會風氣。
“高校間就業環境過於懸殊,正在形成新的高考獨木橋。”市教科院專家分析,如今高校持續擴招使得高教大衆化得以實現,考上大學不再是少數人的夢想,從而演變成新的千軍萬馬擠“名校獨木橋”的情形。
復讀並非成才“夢工廠”
多年從事高三複讀教學的李老師分析,復讀考生主要分兩大類:一類是沒有達到分數線的考生,只能選擇復讀;另一類是明明超出重點線幾十分,卻心存北大、清華等“名校情結”的高分考生們。
“實際上,復讀並不適合每一個人,雖然確實有不少考生通過復讀圓了自己的‘名牌’夢,但選擇復讀得付出比一般學生更多的努力,承擔更多的壓力。”李老師說,選擇復讀,既有可能金榜題名,但同樣也有可能名落孫山,“特別是盲目追求過高目標,扎堆復讀,無疑增加了競爭壓力,同時也加重了考生的心理負擔。”
提醒:注意復讀風險
“高分考生復讀的風險比較大,因爲他們的提分空間相對較小,期望值高導致心理壓力較大,容易在平時的學習和考試中產生大的情緒波動。”“高復班”李老師分析,對於下定決心復讀的考生要考慮四大因素:
首先要考慮高考分數。根據以往經驗,如果高考分數低於當年的本科線100分,說明學生基礎較差,很難在一年的時間內提高。此外,過重點線的考生最好不要復讀,因爲高分層的考生想再提高很難。其次是對復讀做好充分心理準備。復讀不僅辛苦,而且心理壓力很大,學生一定要認真考慮,只有堅定的信心纔不至於半途而廢。再次要考慮家庭的經濟條件。一般而言,復讀一年所需的費用在1.5萬元左右,這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承受的。第四,今年高考失利的原因主要因外界因素造成,比如突發急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