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後,環渤海的經濟“引擎”作用正在發力。國內外超重量級企業正在積極搶灘環渤海地區。眼下,國家投資開發公司已經完成了其在渤海灣物流、能源、金融和高科技產業的投資佈局。
環渤海:崛起中的經濟圈
“環渤海經濟圈”,儘管多年來這個概念反覆在各種場合被提及,但它似乎長期僅是一個概念,遠遠沒有像珠三角、長三角那樣,能給人們清晰而直觀的整體印象。
早在12年前,國家“九五”計劃就已強調,形成以遼東半島、山東半島、京津冀爲主的環渤海綜合經濟圈。而就在上個月中旬,商務部副部長易小準在環渤海省市深化合作座談會上還說,環渤海地區還只是地理上一個區域性概念,尚未構成環渤海經濟圈。原因是京津冀、遼東半島、山東半島3大組成部分自成體系,區域內缺乏合作機制,基礎設施建設對接不足,產業分工不夠明確。
在深化合作座談會上,環渤海各省市都提出了區域聯合、共同發展的構想。儘管高層仍在商洽合作,規劃前景,但環渤海地區已經形成的經濟體量卻早已不容小覷。據統計,2006年環渤海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5萬億元,佔全國的26%。
聯合國國際貿易中心總幹事帕特里夏弗朗西斯不久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東北亞暨環渤海地區越來越受到中國乃至世界的關注,這一地區的密切合作將會給世界的密切合作提供藍本。”
曹妃甸:環渤海崛起縮略圖
位於渤海灣西岸、唐山市南部一個海中的帶狀小沙洲,就是曹妃甸的所在地。千年沉寂的曹妃甸,最近突然被國家領導人、行業巨頭頻頻造訪,成爲國內外矚目的焦點。
不久前,記者乘車走過17公里的海上公路,直上曹妃甸。遠目望去,蔚爲壯觀的吹砂填海工程仍在繼續,已經形成的沙洲上鋼架聳立,機聲隆隆。據介紹,曹妃甸工業園區佔地310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一大工業園區。到“十一五”末,曹妃甸建設總投資將達到2000億元,年財政收入超200億元人民幣,經濟規模相當於再造一個新唐山。
記者採訪國投項目曹妃甸煤碼頭工程時瞭解到,作爲在建的中國最大的煤炭下水港口,曹妃甸煤碼頭是配合鐵道部提出的大秦線擴能的配套工程,近期將滿足大秦線擴能的要求,中遠期爲“煤炭第三通道”的煤炭下水港口,規劃建設5至10萬噸級煤炭泊位16個,年煤炭下水能力2億噸,分兩期4個單元建成。大秦鐵路煤炭運量2009年之前將達到4億噸,但曹妃甸2億的規劃吞吐量並不能完全滿足大秦線的擴能需求,因此不遠處的京唐港專業煤炭碼頭也正在建設當中,建成後將承接大秦線3000萬噸的運輸量。該項目也是國投公司的項目之一。
作爲大秦線煤炭運輸擴能的配套工程,需要有鐵路線把曹妃甸港和京唐港連接起來。國投公司參與投資建設的遷曹鐵路北端分別與大秦、京秦兩條大幹線相連,南端與曹妃甸工業區、京唐港相連。記者瞭解到,建設者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經實現了全線通車。
北疆電廠:後發優勢高起點
作爲正在崛起的經濟區,後發自有後發的優勢。天津北疆發電廠循環經濟試點項目位於天津濱海新區,該項目包括海水淡化、發電工程、濃海水製鹽、土地節約整理和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等子項目。規劃建設4臺1000MW燃煤發電超超臨界機組和40萬噸/日海水淡化裝置,一期工程建設兩臺1000MW機組和20萬噸/日海水淡化裝置,總投資123億元,國投電力公司出資64%。
記者瞭解到,和傳統作爲污染大戶的煤炭發電廠不同,北疆電廠的設計是“零排放”。此外,一般的火電廠都是耗水大戶,而北疆電廠項目啓動後不僅不消耗淡水,反而能反哺天津:一期工程投產後,每年就可以向天津市供應淡水6570萬噸;此外利用海水淡化後排出的濃縮海水製鹽,可使漢沽鹽場的原鹽產量增加50萬噸,並節省22平方公里鹽田用地。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是根據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產業政策的要求,對基礎產業、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項目進行參股、控股投資的央企,也是國家區域規劃的風向標。記者獲悉,截至目前,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已經在環渤海經濟圈投資超過300億,通過投資曹妃甸煤碼頭、京唐港、龍口港、遷曹鐵路、北疆電廠、渤海銀行、天津力神鋰電池等項目,國家投資開發公司已經完成了其在渤海灣能源、物流、金融和高科技產業的構架佈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