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忍了一天,陳幸妤日前面對媒體痛罵公公趙玉柱『不配當人』,愈說愈氣,全天鐵青著臉,甚至說要趙玉柱和她對質。(臺灣《聯合報》圖片)
在臺開案發生之後,扁女兒陳幸妤可說是一個人獨橕家計,撫養三個稚子,苦不堪言。不過作為一個媳婦,這樣公然辱罵家翁,在社會上也無法被接受。外界認為,這已成為社會教育相當負面的教材示范。
臺灣耕莘醫院精神科主任楊聰財昨日指出扁女患心理病,新的判決也許讓陳幸妤大出意料之外,趙建銘接踵而來的牢獄之災,當下成了最大的壓力來源,以致她的情緒在一夜難眠後爆發出來。楊聰財解釋這為『壓力適應障礙』的一種。
楊聰財認為,即使是承受很大的壓力,導致情緒變化過度,但身為公眾人物的陳幸妤,可以選擇面對媒體的方式絕不僅一種,她可以選擇表達『謝謝大家關心』或『我會虛心檢討』等話語,不應該是將媒體作為打擊家翁的媒介。
楊聰財說,一般人承受過度壓力時,他都會建議最好痛快地大哭一場,讓情緒完全宣泄,並向周邊親友一吐為快、尋求支持。
陳幸妤:我不是馬英九
怒罵公公之後,扁女陳幸妤昨天照常到牙醫診所上班,心情似乎平靜很多,對著大批守候的記者,簡短說了一句:『太誇張了吧!我又不是馬英九。』匆匆進診所上班。
不同以往的是,在她上班之前,陸續出現至少5、6名隨扈,到診所前把關。10點多一些,陳幸妤座車出現在診所門口,拿下厚重的眼鏡,似乎睡得比較好,心情也比較平靜。
記者:『心情有沒有好一點?』
陳幸妤:『你們這麼多人,太誇張了!我又不是馬英九。』
怒罵公公言語網上爆紅
陳水扁的女兒陳幸妤27日怒罵公公趙玉柱『我恨死他了』的話題一天發酵,成了各大討論區、BBS站討論的熱門議題,褒貶都有。有人罵她潑婦罵街、有其母必有其女;有人贊她是真性情,甚至一夕之間有網友剪輯她當天所有訪問的言語,供民眾下載當作手機鈴聲。
有人諷刺,『去中國化』後陳幸妤的表現就是本土孝道嗎?根本就是潑婦罵街;還有風涼話,說慶幸自己沒有娶到『公主』,也有人用英文諷刺說有其母必有其女,好一個『第一家庭』;也有人稱贊陳幸妤這樣的表現是率直的真性情。
就連臺大的BBS站裡頭,也有一堆人討論,語帶調侃叫她馬尾妹,不過畢竟是校園網站,大多的文章都被板主刪除。
一名『高院法官』認為,陳幸妤這樣痛罵公公實在沒道理,因為臺開案全案的『因』是透露重大訊息的三井宴,由趙建銘而起,『如果趙建銘聽了沒有心動、決定買股,全案也不會發生。』而兩次三井宴,趙玉柱一次飯都沒吃到,就被列為共犯,結果還被媳婦罵得如此不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