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勞工邵義誠等5人起訴日本西松建設案被日本最高法院判決敗訴後,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尤其是當年也被侵華日軍擄去當勞工的老人,對日本拒絕承認歷史承當戰爭責任的做法義憤填膺。昨天,本市另一名當年被日軍強擄至北海道充當挖煤工的老勞工、81歲的田捷元老人冒着酷熱登門拜訪了邵義誠。
見面後,邵義誠向田捷元簡單回顧了西松建設案的基本情況,邵義誠告訴田捷元,在日本最高法院宣佈他們敗訴後,他們和日本民間友好團體的人士到西松公司總部進行了交涉,西松建設方面對勞工和到場媒體非常無禮,經過據理力爭,他們終於進到公司內部,並與公司負責人進行了交流,迫使西松建設負責人向勞工口頭表達了歉意。6月上旬,邵義誠等5人又向日本駐華大使館遞交了抗議日本最高法院不公正判決的抗議書。
田捷元則給邵義誠講述了自己當年被抓的經歷。1945年初,19歲的田捷元是上海紗廠的工人。這年正月初七,他上夜班期間,當時車間裏的機器連續壞了好幾臺,日本人懷疑有人蓄意搞破壞。除他外,還有兩名工友也被押往設在小劉莊的日本水上憲兵隊。當時正值嚴冬,夜裏又下了一場大雪,日本人把他們的衣服扒光,罰站,連續凍了10個小時,三人都昏死了過去。他們又被送到審訊室,用盡了酷刑。田捷元被折磨得死過去13次之多。10天后,田捷元被送往塘沽勞工宿泊所,被押上去日本的船。船上風大,又冷又餓,田捷元發高燒40℃,多虧同船一位姓寧的難友救了他。在海上,他們乘坐的船遭遇美國戰艦,美國戰艦立即開炮,日船隻好繞道行駛,原計劃一週到達日本,結果兩週纔到。到岸後,原本400多名勞工還剩300人左右,中途死亡者均被拋進大海。登陸後,他們被輾轉運到北海道炭礦汽船株式會社下礦挖煤。三人一組,每天要挖21車煤。他們每天干活14個小時以上,可是日方提供每天的伙食只是6個一兩一個的玉米麪窩頭。每天下礦前,大家都握一下手,勞工們明白,隨時都有死的危險,也許以後就再也見不到了。田捷元告訴記者,當年,經常有美軍飛機到日本上空轟炸,日本人都爭着進入防空洞,但是他們不怕,紛紛站在高處,他們寧願被炸死也不願過這種生不如死的日子。
田捷元說,日軍投降後,他們想家的情緒忽然間瀰漫開來。此時,一位難友不幸去世,大家都號啕大哭,馬上就要回家了,他卻無法再見到親人。日本投降後,田捷元等人的境遇有了一定改善,但是他們並沒有把仇恨發泄到日本百姓頭上,相反,他們還經常救濟那些過去曾經幫助他們的日本老百姓。1945年12月8日,田捷元等人搭乘美軍軍艦回國。到塘沽後,他們轉乘火車。田捷元得知要被拉去當國民黨兵,在火車經過天津站減速行駛時跳下車跑回家。
兩位老人暢談近一小時,在分別時,兩位老人緊握雙手,互相祝福對方。兩位老人均表示,有生之年肯定繼續爲自己當年被強擄充當勞工一事討一個說法,不爲索賠多少,只是爲了讓日本政府能夠正確認識、看待那段歷史,能夠真正認真反省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