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8月10日“記者視線”欄目刊發《治理“墨斗魚”頑症還需重拳》一文後讀者反響強烈,紛紛打來電話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對公交車尾氣排放得到部分緩解表示讚揚,也對超標排放仍然存在表示了憂慮。公交“墨斗魚”爲何屢打不絕、屢治不止?能否得到徹底根治?帶着上述問題,記者採訪了市客運管理處。
市客運處相關負責人承認公交“墨斗魚”的問題目前仍較爲嚴重,分析造成該現象的原因,其一是技術方面,柴油車先天存在這個痼疾,而一旦使用老化,問題顯得更爲突出,爲此,有的城市甚至一度提出限制柴油車而改用燃氣汽車。本市有公交車7000多輛,總體檔次偏低,除60部燃氣車外,基本都是歐Ⅰ、歐Ⅱ排放標準,該標準設計較低,即使是新車也能看到少許冒煙。而歐Ⅲ標準對尾氣排放要求較高,如果改用此標準,狀況必然會有根本緩解。“墨斗魚”的第二個原因則是管理。公交車必須定期進行保養、修理,如果保養得當,即使車輛老一些,冒煙現象也會少一點、好一點。
據介紹,公交車排放超標現象已經引起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並已被列爲市“20項民心工程”之內,政府已投入巨資,下大力量提高車輛檔次,加快車輛更新速度。今年“5·1”前,已有400輛歐Ⅲ車投入使用,並已初見效果。按照計劃,到今年年底還投入1500輛歐Ⅲ新車,到明年上半年北京奧運會召開之前,約4000輛將會全部到位,同時,還將對現有的1000輛歐Ⅱ車升級成歐Ⅲ標準。相信到那個時候,“墨斗魚”現象將從根本上得以解決。此外,還將加大老化車輛的維修力度,做到發現一輛解決一輛。同時,加強對駕駛員的宣傳、教育工作,在操作上避免出現猛踩油門、低速度掛高速擋等容易造成黑煙的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