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網消息(記者吳宏):9月25日,爲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節能工作的規定》和《關於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進一步深化供熱體制改革,積極推進供熱計量改革,實現按熱計量收費,全國供熱計量改革經驗交流現場會在津召開。我國北方地區的十五省、直轄市、自治區建設部門負責人和部分城市供熱主管部門、價格主管部門以及部分大型供熱企業的代表,共計200餘人參加了會議。
各地供熱計量改革經驗介紹:
會上,天津市介紹了在供熱計量改革工作中積累的經驗。天津對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和新建建築的規劃、設計、施工、驗收和運行,實施全程監管,保證了新建建築達到熱計量的要求。市供熱辦制定了《2006年供熱計量試驗工作計劃方案》,明確了2006年供熱計量工作目標、工作內容和進度計劃。對2006年8月以前竣工入住的新建住宅項目進行了拉網式普查,從871萬平方米項目中篩選確定了條件相對較好的34個住宅小區、300萬平方米的新建住宅進行了供熱計量試驗,其中15個住宅小區、100萬平方米進行計量收費試驗,19個住宅小區、200萬平方米進行抄表試驗。計量方式爲戶用熱量表爲主,熱分配表爲輔。
在以往供熱計量熱價研究的基礎上,結合2005年200萬平方米供熱計量試驗數據的分析研究,完成了《制定天津市住宅採暖供熱計量熱價及相關政策研究》課題,提出了本市2006年推行供熱計量的熱價方案。2006年8月專家對該研究成果進行了鑑定,經專家評審,該項研究成果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獲得了專家的一致好評。2006年11月,本市出臺了《天津市住宅供熱計量收費暫行管理辦法》,確定了2006—2007年收費試驗項目採用兩部制熱價及相應的熱費結算辦法。並形成了統一的《天津市住宅計量供用熱合同》,明確供熱單位和用戶之間的法律關係,爲供熱計量試驗的穩步推進奠定了基礎。
北京市率先推進政府機關、大型公建熱計量改革經驗。2006年—2007年採暖季,北京市對48家政府機關、大型公建實行了按熱計量收費,總面積達366.2平方米。此舉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政府機關要率先垂範”的要求,爲全國做了表率。
承德市熱力集團介紹了企業積極參與供熱計量改革的經驗。他們自籌資金對既有建築和供熱系統進行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們的經驗表明,供熱計量改革可以促進企業管理全面上水平,節能減排減低成本,使企業步入良性化發展道路。
蘭州市榆中縣介紹了國家扶貧縣實施供熱計量改革的經驗。該縣政府結合當地實際,創新投資機制,採取供熱單位、受益用戶雙方出資,政府補貼,節能效益共享的雙贏方式,順利實施了供熱計量改革。他們始終堅持新建建築一律安裝計量裝置並實行計量收費的工作方式,3年來,增加了24萬平方米供熱面積,而供熱耗能沒有增加,真正實現了“發展不以資源環境爲代價”。
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指出供熱計量改革的幾點意見:
一、 今年着力抓好新建建築施工階段執行能耗限額標準監管工作,北方地區地級以上城市完成採暖費補貼“暗補”變“明補”改革。
二、 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評價考覈,實現問責制,將供熱計量改革目標層層分解,明確責任;完善新建建築監管機制,新建建築必須符合熱計量的標準,不得欠賬。
三、 各地抓緊出臺計量收費價格標準和收費管理辦法,儘快形成支撐供熱計量改革的政策法規體系和技術規範標準體系。
四、 建設部準備在全國樹立10個熱計量示範城市,全面總結這些城市的經驗。
五、 加快供熱計量裝置技術開發和推廣。
六、 各地供熱主管部門提前做好供熱用煤的儲備和保障工作,要制定完善的供熱應急預案,在組織、設備、人力、資金等方面做好安排。要及時解決困難家庭的供熱,確保社會穩定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