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紀80年代,一部電影《少林寺》捧紅了兩個“明星”,一個是武術高手李連杰,一個是千年古剎少林寺。李連杰紅了,《少林寺》火了,電影人趁熱打鐵,又推出了武打電影《南北少林》。影片告訴觀衆,少林寺有兩家,一家叫南少林,在福建莆田;一家叫北少林,在河南嵩山。
當萬千影迷沉迷於少林功夫的同時,也接受了少林寺以閩豫爲南北的“常識”。而那時候,位於薊縣盤山東南麓的一片平地上,殘存着一座白塔,生長着又大又甜的柿子;在離白塔不遠的一個村子裏,一戶姓商的人家練着祖上傳下來的武功。如果不翻開歷史的真實記載,人們很難知道,沉默的白塔竟是北少林寺的所在地,商家人的武功竟是正宗的少林功夫!
通過記者的採訪,藉助史籍的記載,我們終於知道,這座擁有千餘年曆史的北少林禪寺是有故事的:在道教盛行的元代,它曾遭遇丘處機真人屬下的“鵲巢鳩佔”;在清代,“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的乾隆皇帝所建行宮便與它爲鄰;當年少林寺在全國廣開“分店”,它是唯一被冠名“少林”的寺院……在影視劇中,很多少林俗家弟子爲人們所熟知,比如方世玉、洪熙官、黃飛鴻等等,然而多年以後,他們的後人已經蹤跡難尋;而盤山北少林也培養出了一位武林高手,他就是“商家門武術”的創始人商仕芝。此人曾爲皇宮侍衛,26歲即回鄉,“授徒於城內財神廟時,以拳向井口下擊,井水沸騰示其徒”,可見武藝之高強。重要的是,商仕芝的後人至今仍在家鄉習武授徒,正宗的少林功夫從未失傳。
就是這座歷史輝煌的古寺,抗日戰爭時期被毀。它的遺址淹沒在果樹園中,故事被遺忘在縣誌典籍裏,數十年來沉默無聲。然而隨着少林寺的聞名天下,少林文化的深入人心,北少林的價值開始凸顯出來。少林寺方丈釋永信今年三上盤山,終於在日前與薊縣政府簽約,重建盤山北少林寺。這項工程下月即將開工,一期主體工程在奧運會前就要向公衆開放。
關於盤山北少林,也許很多人都想說一句:久違了。對於少林寺來講,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寺重見天日,無疑可以擴大少林寺品牌的價值。而因其距離北京很近,在奧運會前開放,一定能夠吸引衆多外國遊客前來參觀,這是少林文化親近世界的絕好機會;對於薊縣來講,盤山多了一處好風景,無疑可以作爲旅遊業的又一王牌;對於天津人,當然也是多了一項驕傲的資本:少林寺就在我們家門口,怎能不驕傲呢?
更令我們感到驕傲和欣喜的是,重建北少林並非不惜代價地蠻幹,也沒有打着財源廣進的算盤。根據釋永信與薊縣方面的約定,北少林原址的果樹一棵都不移栽,白塔保留並修繕,紅龍池將恢復一池碧水。並且,北少林不會向遊客收取任何門票,免費開放。重視環境保護,講求生態效益,這樣的工程有益於當代和後世,人們當然會放心和安心。
基於以上原因,我們可以大聲呼喚:久違了,北少林!(劉宏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