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住天津市和平區新興南里的八旬老人董熾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撰寫完成了自己的回憶錄。現在,他正在對回憶錄進行校對和修改,以便早日印刷成冊,讓自己的子女和認識他的朋友們瞭解他的經歷。
昨日,記者來到董大爺家,他正在修改回憶錄的目錄。談起寫回憶錄的初衷,87歲的董大爺說,退休以後,他有更多的時間和家人交流了,兒女們總是問起他年輕時的事,他也總是很認真地回答,兒女們勸他乾脆寫一部回憶錄。董大爺也認爲回憶一下自己的一生很有意義。於是,他從去年夏天開始撰寫自己的回憶錄。
董大爺出生在沒落的地主家庭,小時候上過私塾,求學過程中因爲日本侵華而放棄了學業。建國後在天津市房管局工作,退休後創辦了一家信用社,直到1993年纔開始享受晚年生活,到老年大學學習書法、繪畫。董大爺說他一輩子都很平凡,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回憶錄中幾乎記載了他人生的每一次轉折,分成我的童年、求學故事等10個部分,全書共8萬字左右。
遺憾的是,董大爺原本打算與老伴兒共同分享自己的回憶錄,但老伴兒今年夏天因心臟病突然去世了。當時,董大爺的回憶錄還沒有完成,受到的精神打擊特別大,甚至一度想放棄撰寫回憶錄。在子女們的勸說下,董大爺才漸漸走出陰霾,重新提筆繼續撰寫回憶錄。董大爺每寫完一部分,子女們就幫他錄入一部分,然後董大爺再進行修改。董大爺希望回憶錄能早日印刷成冊,算是送給去世老伴兒的一件遲到的禮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