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刑滿釋放和解除勞動教養人員給予幫扶,是預防和減少重新違法犯罪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來,東麗區對刑釋解教人員加大幫扶力度,在各鎮街鄉村居建立健全社區幫教組織和制度,普遍成立社區幫教小組,對社區內刑釋、解教人員進行登記造冊和動態跟蹤。與此同時,東麗區還把刑滿釋放人員的幫教工作作爲建設“平安社區”的一項重要內容,對符合條件的刑釋解教人員及時救助,建立和完善以城市低保制度爲基礎,以就業幫扶、生活救助、社會互助爲配套救助機制,從理想信念上教育,從生活上幫扶,使刑滿釋放人員感受來自社會的關愛,重新堅定開始新生活的信心。
王德發原是鐵路信號廠的一名職工,自幼喪失母愛,生活貧困,後因盜竊罪曾四次入獄,並在1988年被判無期徒刑。服刑期間,管教幹部長期耐心細緻的教育,使沉淪於犯罪泥潭的王德發逐漸醒悟。經過努力改造,他連年獲得獄中獎勵,2007年2月因有立功表現,由無期徒刑改判爲有期徒刑17年,後來又再獲減刑,提前五年釋放。爲此,他和親屬十分珍惜這個機會,他所在的馴海里居委會和新立街派出所管片民警也十分重視王德發這次回來後的安家事宜,並對他的幫教工作作了周密的安排。決心要用真心來感化王德發。
回到家的王德發沒有住房,也沒有經濟收入,爲此,居委會爲他租房,費用由居委會出。安頓好了之後,並勸他一定要自食其力,用自己的雙手,來創造自己今後的生活。
新立街馴海路居委會把王德發當成了自己的親人一樣看待,王德發也把居委會主任高豔秋、杜寶森看成是自己的姐姐、哥哥。
觀念上不歧視,生活上細心照顧,心靈上給予慰藉,居委會所做的一切,讓他真正融入了社會,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在王德發出獄後不到一個月,居委會還爲他找到了一份工作,雖然只是簡單的保潔工作,但他十分珍惜,努力工作,受到了用人單位的肯定與好評。只可惜,由於眼睛有疾病,王德發不能適應工作要求,半個月後他下崗了,爲了調節王德發丟失工作後的失落心情,馴海路居委會幹部們認爲,王德發在社會上能找到一個穩定的工作崗位是很難的,工作崗位的起落,又不利於對他的幫教和思想穩定,於是居委會又有了一個新想法,決定把他安置到居委會清掃馬路隊伍中。
重新走上工作崗位的王德發,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每天早上4點多,居民還在熟睡時,他已經帶着工具,拉着清潔車掃街道,清垃圾,使居民區的環境得到了較大的改觀。
許多居民反映,王德發表現非常好,衛生做得十分到家,多少年的衛生死用都被他給清了。
工作穩定後,王德發不僅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還積極主動協助當地派出所和居委會做好社區的治安防範上作,先後協助公安機關破獲幾起案件,受到公安機關的表彰和獎勵。
新立派出所民警孫宇說,王德發自己主動地要求,晚上出來遛遛維護治安,前一段時間正好趕上有幾個噴辦假證廣告的,正好配合我們抓住了人,表現一直都不錯。
4月2日,是王德發47歲的生日,馴海里居委會與新立街派出所民警自己出錢給他買生日蛋糕,爲他安排了一頓豐盛的生日晚餐,度過了這個使他終身難忘的特殊生日。王德發在居委會全體人員高唱生日歌聲時,流下了激動的淚水。他說:這是他平生第一次吃生日蛋糕,進飯店吃飯。也是第一次有這麼多人陪他,他要用實際行動來回報大家,回報社會。
據瞭解,爲了做好社區服刑人員的幫教工作,馴海路里委會成員通過查閱檔案,個別談話,走訪羣衆等方式,瞭解社區內幫教對象服刑前後的個人表現、家庭狀況等具體情況後,並有針對性地定期上門幫教,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激發他們的生活熱情,重新樹立自尊、自強、自立的人生觀。
近年來,東麗區紮實推進平安東麗建設,立足從源頭上消除治安隱患,取得了良好效果,使刑釋解教人員重新犯罪得到有效控制。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爲止,東麗區全區約有29名刑釋解教人員因生活困難列入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還爲其中2名身患大病的刑釋解教人員進行了醫療救助;由街道、社區推薦就業374人;爲42人發放了18238元失業救濟金,爲33人辦理了養老保險,其餘生活困難但尚不具備進入低保條件的刑釋解教人員則採取春節走訪慰問、臨時救濟等方式進行幫扶;與此同時,東麗區共爲64名刑滿釋放人員進行各種技能培訓14次,爲14人辦理了就失業證。
“安其身、暖其心”,在刑釋解教人員的幫扶工作中,全社會都有責任廣闢渠道,多方安置,做到“生活有着落,就業有門路”,確保刑釋解教人員能安其身,讓他們真正融入社會。幫助刑滿釋放人員改過自新,重新迴歸社會,需要的是社會對他們的寬容和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