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拿健康爲“老例兒”買單
2日上午9點,天津市民高先生拎着自己的飯盒、水杯等生活用品,在妻子的攙扶下從醫大二院走出來。他告訴記者,自己前幾天被一輛汽車撞了一下,腿部受了點輕傷,本來還要住上一週時間才能出院,考慮到馬上要過年了,就開了些藥,先回家養着,準備年後再到醫院複查。
“年前誰家都是大忙忙的,住院就已經耽誤不少活兒了。現在已經好得差不多了,肯定得回家過個團圓年,不然家人這個年也過不痛快。”高先生說。
上午10點,王小姐也在三中心醫院辦好了出院手續。她告訴記者,這次自己是因爲急性闌尾炎到醫院動手術,現在傷口已經基本痊癒,醫生給他拆線後建議她在醫院再觀察幾天,但她和家人都希望能早點回家過年。
這段時間,本市的各大醫院都出現了住院病人年前集中出院的情況。三中心醫院醫務科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幾天病人辦出院手續的比平時明顯增多,醫院的1000多張病牀現在只住了800多名病人,估計年前這幾天出院的病人還會增多,這個“蕭條”景象大約要持續到正月初五,門診、住院病人數量完全恢復正常往往要等到正月十五之後。據市醫院管理協會以及各大醫院不完全統計,去年春節正月裏本市各綜合醫院門診量比臘月同期減少20%,趕在年三十兒前辦理出院的病人約佔總住院病人的三分之一。
雖然病人希望回家過團圓年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也並不是所有病人都可以提前回家過年。記者從各大醫院瞭解到,正規醫院都有嚴格的住院和出院標準,一些對醫護依賴性比較強的疾病,如心功能衰竭、嚴重腦溢血、大面積腦梗塞、心肌梗塞、呼吸衰竭以及老慢支等病人,還有一些病情不穩定的患者,一旦出了醫院,隨時可能發生生命危險,醫生都會要求其住院治療。而當患者診斷明確、病情好轉、出院後危險程度不高時,就會建議出院回家調養或門診治療,以節省醫療資源,減少病人負擔。因此,能否出院、什麼時候出院,患者一定要遵從醫生意見,千萬別拿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爲“老例兒”買單。經過醫生的勸說,很多想回家過年的病人對此也比較理解。
不過,雖然醫生會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決定其能否出院,但往年春節期間,因迷信過年不看病、不住院,不顧病情強行出院使病情加重的情況仍屢有發生。還有些人明知有病,卻非要等過完年再治,這也同樣危險。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心內科齊向前教授給記者講述了他親身經歷的一個病例。家住塘沽區64歲的賀大娘因勞累後常感胸悶、憋氣到醫院就診。當時心電圖顯示其心肌缺血,加之她有家族冠心病史,建議其住院接受冠脈造影檢查,以明確是否患有冠心病,及時治療,避免心梗猝死。“大過年的還住院,這多不吉利!”賀大娘想到這兒,當即表示過完年再來,不管醫生如何勸說,就是不聽。
可就在大年初一晚上,賀大娘突感劇烈的胸悶、胸痛、呼吸困難、渾身出冷汗,被緊急送到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搶救。經檢查確診爲急性心梗發作,其冠脈血管已堵塞90%,幸虧搶救及時,才得以保命,否則後果難料。
三中心醫院心臟科副主任王懷禎主任醫師表示,過年不看病、不住院,正月不吃藥、不手術等“老例兒”如今仍被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所信奉,可冬季是心血管等疾病高發季節,出院的病人以及本身就有各種疾病的市民在春節期間尤其更要提高警惕。首先要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激動、緊張;還要注意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睡眠;每天遵照醫囑按時服藥,若病情有變,及時就診;心腦血管病患者避免飽食、便祕等,戒菸酒,隨天氣變化增減衣服;冠心病病人外出時應隨身攜帶必備急救藥物。
|